正文 1 用微笑告訴世界(2 / 3)

史蒂文覺得醫生的主意不錯,便決定去湖邊釣魚。

此後,他幾乎每天都會在傍晚時分去湖邊釣一會兒魚。可是,每次還沒等到夕陽的餘暉散盡,他便匆匆回家了。

琳達不解地問:“你就不能多釣一會兒嗎?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釣魚不能夠令你放鬆身心?”

史蒂文說:“我每次釣的魚都這麼小,實在提不起興趣再釣下去了。”

琳達說:“醫生並沒有說一定要釣大魚呀。”

史蒂文說:“不管醫生怎麼說,老是釣小魚,誰也不喜歡幹。”

琳達說:“也許那個湖裏並沒有大魚,不如換個地方試試吧!”

史蒂文說:“不,哈裏森每天都能釣到大魚,哈裏森是我的同事,我看到他每天傍晚都在我的對麵釣魚,他釣的魚就很大,我親眼看到的。”

琳達建議道:“不如明天你提出和哈裏森換地方怎麼樣?”史蒂文一拍腦袋說:“對呀,我怎麼就沒想到跟他換地方呢?”

第二天傍晚,史蒂文看到湖對麵的哈裏森一條接一條地釣到了大魚,那些魚在哈裏森的釣竿上,歡快地掙紮著,在夕陽的餘暉裏閃著令人興奮的光芒,而他的桶裏盡是些小魚。

於是,史蒂文決定去跟哈裏森商量一下,問他願不願與他換地方。

當史蒂文提著桶去找哈裏森的時候,半路上卻遇到了迎麵而來的哈裏森。

哈裏森迫不及待地對史蒂文說:“史蒂文老兄,我有個請求,我每天都看到你一條一條地往上釣大魚,每次當我看見那些魚在夕陽下閃著令人興奮的光芒時,我就激動不已,我釣的魚卻都這麼小。我想,我們每天換一次地方,這樣每個人都會釣到大魚,你看我的想法怎麼樣?”史蒂文朝哈裏森的桶裏一看,原來哈裏森釣的魚跟他的一樣大小。

我們每天都在羨慕別人,卻沒想到別人每天也在羨慕我們。如果將別人置於光環之下,那麼,不管我們的生活怎麼幸福,也不及別人的好。

撰文/沈嶽明

健康人生/

Healthy Life

我們總是在羨慕別人的擁有,卻忽略了自己的所得。其實,上天對每個人的賜予都是平等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他人無法取代的優點,又何必去羨慕別人呢?別再讓不必要的焦慮拖累了你的生活,放輕鬆,你會活得更快樂!

培養策略/

Training Strategy

焦慮的產生往往源於不自信,因此,想要解決這一問題,樹立自信心非常重要。比如考試前,我們經常會覺得自己複習得不如別人仔細全麵,這時我們可以對自己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說“我已經認真全麵地複習過了”,然後盡量使自己放輕鬆,精神飽滿地投入到考試中。

考前心理測試題

請判斷下麵的想法是否正確,並在括號內畫“√”或“×”。

1.考試之前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考100分!”(.)

2.考試之前告訴自己:“我一定要超過某某同學!”(.)

3.考試之前告訴自己:“我一定要好好考,這樣媽媽就會給我買遊戲機了。”(.)

4.唉,學校怎麼那麼多考試啊,要是取消考試就好了。(.)

5.這次考試我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隻要不粗心,就能考好。(.)

6.考試的目的是為了鞏固知識,而不是為了檢驗誰聰明誰笨,我不跟別人比,我隻跟自己比,我相信自己一定比上次考得好。(.)

7.明天就要考試了,所以今天晚上應該複習到深夜才能睡。(.)

8.如果沒有某某同學考得好,那就說明我比他笨。(.)

答案

1.× 2.× 3.× 4.× 5.√ 6.√ 7.× 8.×

專家悄悄話/

考試前應該認真複習,為考試做好知識儲備,並且要休息好。考試前通宵複習不會有好的效果,反而會使自己在考試時想睡覺,影響正常水平的發揮。另外,心理準備也非常重要,如果總想著考100分,就會無形中給自己施加了太多壓力,很容易形成考試焦慮,不僅不會取得好成績,還有可能導致成績下滑。正確的做法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選項5和6的心態就很不錯。

另外,對於考試目標應該設立自己能夠達到的,而不是設置過高或非要超過某某同學,這種想法很容易導致考試焦慮。

孩子不都是“喜羊羊”

偌大的羊村裏隻有一個無所不能的喜羊羊,那我們能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像它一樣優秀嗎?

一個朋友的孩子聰明得讓我們幾個朋友羨慕不已:還在上幼兒園時,也不用進培訓班,畫畫就畫得像模像樣,還在老師的指導下,彈得一手好鋼琴;入學了,直接上二年級,而且在功課上也沒有感到半點壓力。

在我這個一向資質平平、讀書時成績也並不出色的人眼裏,這個小男孩堪稱神童。朋友每次說到他時,我總是嘖嘖稱讚。

可就是這個聰明且全麵發展的孩子,在我朋友愛人的眼裏,還是不夠優秀。

不說其他的,就說學習成績,每科九十多分,對跳級的學生來說已是非常難得,但嚴厲的媽媽總覺得沒拿到一百分就還是不行。為此,意見相左的夫妻二人少不了要吵吵嘴,有時還鬧得麵紅耳赤。

學習,學習,再學習;成績,成績,還是成績……我們現在的孩子,壓力已經夠大了。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做家長的,整天就隻知道逼著孩子學這學那,就隻知道批評孩子:你隻記得玩,現在是學習第一,其餘的,統統靠邊。

這個時候,在孩子的眼裏,慈愛的爸爸、溫柔的媽媽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灰狼”、“母老虎”。

曾經是爸爸媽媽的寶貝的孩子,隻是因為成績不好或差一點,就因此不再可愛了,怎麼看都有所欠缺:父母的話不聽了,暑期培訓班不願意上了,字寫得亂七八糟,成績老是提不上去……

反正,曾經怎麼愛都愛不夠、怎麼看都最可愛的孩子沒有了,有的隻是“毛病”多多,“缺點”滿滿。家長們還因此表現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雖然我也是一個七歲半小孩的父親,也為孩子的調皮生氣過、苦惱過,但我還是認為父母的“痛心疾首”完全沒有必要。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裏講過麥兜的故事,富於夢想的單親媽媽麥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兒子麥兜身上,總希望他能夠與眾不同。但單純樂觀的麥兜天資一般,在“不斷的希望、失望、再希望、再失望”中長大的他,最後還是一個正直而善良的平凡人。

作為家長的我們,在因孩子的事情而“痛心疾首”,以及當孩子考了不太好的成績就焦躁、失落時,不妨反思一下:在孩子的品德和成績麵前,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孩子身上的壓力已經太大了—

他們要應付各種各樣的考試、評三好、拿獎狀,還要和別的孩子競爭分數,羨慕別的比他強的同學……

如果家長們願意換位思考一下:什麼樣的孩子是好孩子?考試分數高就一定優秀嗎?獲得各類獎狀就等於全才嗎?

相信如此一想,你就不會輕易地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而會更加關注孩子自身的願望和需求了。

其實,很多家長對孩子的高要求是一種攀比心理在作祟,孩子成績的優異往往被家長作為可以拿出去炫耀的資本。

我想要對那些與我一樣是孩子爸媽的你說的是—再高的分數,再多的獎狀,也沒有孩子的快樂、簡單、勇敢、自信、堅強更重要。

因為,我們的孩子不都是聰明機智的喜羊羊,還有的就隻是天真的、平凡的、單純可愛的麥兜。

撰文/楊協亮

健康人生/

Healthy Life

人不是鐵打的機器,過大的心理壓力、過重的學習負擔勢必會壓垮還在成長中的小樹苗。勞逸結合,用正確的方法和方式對待學習,適當地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才能學得開心,學得更好。

培養策略/

Training Strategy

玩耍是童年的專利,一個不會玩的孩子怎麼能健康,怎麼能快樂呢?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這樣一個事實:如果孩子的學習負擔過重,他的身體是吃不消的。因此,家長要讓孩子勞逸結合,保證孩子足夠的休息與睡眠時間,並給他一些玩耍的權利。假期的時候,家長不妨給孩子安排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比如全家人一起去郊遊,陪著孩子一起看看他喜歡的課外書和電影。

愛的奉獻

蕾蕾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爸爸媽媽都以她為榮。可是,進入四、五年級後,蕾蕾的成績不再那麼突出了,爸爸媽媽為了讓她安心學習,不讓她幹任何家務活,寫完作業後連電視也不讓她看了。他們常對蕾蕾說:“隻要你學習好,爸爸媽媽辛苦點兒沒關係。”可是,蕾蕾的學習成績不但沒有提高,反而越來越差,而且,她晚上睡不好覺,白天上課沒精神,也不願意跟同學交流。你怎麼看待這件事情?

你的建議/

A.蕾蕾的爸爸媽媽這樣做不僅沒有幫助她,反而是加重了她的心理負擔,這樣下去學習成績自然不會提高。

B.我覺得蕾蕾學習成績下滑的根本原因還是不夠努力,隻要足夠努力,怎麼可能會成績下滑呢?

點評/

選A的同學:

是啊,蕾蕾一直是父母的驕傲,現在成績下滑,她已經給自己施加了很大的壓力,再加上父母的“施壓”,當然提高不了學習成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