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遊眉頭一皺,沒好聲氣地說道:“在雨水裏浸泡了差不多一個鍾頭,哪裏都是涼的,何止心口?”
“真是爛泥扶不上牆!”祁教授順手就給李遊頭上一個暴栗,說道,自己捂一下胸口看看,神經這麼大條,遲早死了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見祁教授一臉認真的模樣,李遊遲疑地摸了摸心口的位置,果然感覺到絲絲的寒意。
“人的心髒是熱血最多的地方,陰氣喜暖,最喜歡往這地方鑽,所以在陰氣濃鬱的地方,人的心口必然是涼的。”祁教授慢悠悠地說道。
“道觀裏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陰氣?”李遊很是不解。雖然他對陰氣的屬性不明,但卻知道,道觀和寺廟這種地方,是敬拜神明佛祖的地方,如果真的有什麼,那也應該是靈氣縈繞才對,怎麼會陰氣沉沉呢?
“這座道觀原本就是鎮陰氣的。”祁教授白了李遊一眼,說道:“《秘藏十法》你究竟有沒有看過的,這麼淺顯的的道理都看不透?
李遊認真說道:“書我早就背熟了,但裏麵差不多每一個字我都認識,但連起來之後,意思我就一點都不明白了。”
祁教授又一聲“朽木不可雕也”,然後說道:“知行合一,才能夠真正學到東西,書裏不懂的東西,平時須多加揣摩學習,還要不斷結合見聞理解,這樣才能夠有所增益。”
說給李遊說了一通大道理之後,祁教授讓李遊走過來,說道:“之前就跟你說過,這一帶是一個古戰場,對吧?”
李遊點了點頭。他對這一點早已經深信不疑,古戰場上揀到的殘矛還在他的背包裏麵呢。沿路所看到的殘餘骸骨也足以證明,在這一帶,在古代曾經爆發過一次或者多次慘烈的戰爭,以至於至今仍有這麼多的骨骸暴露於野外。
“陰氣過重,就會滋生妖物,禍害一方。這座青牛觀,建造最初的時間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為的就是鎮壓這一帶的陰氣。”
“為什麼會是魏晉南北朝的建築?”李遊有些不解。他是學土建出身的,對古代建築史也是有所理解。青牛觀殘破不堪,想從細節上了解它是哪個時代的風格不怎麼可能。但從總體看,這座道觀雖然有些殘破,但光從背後的山崖石橋這一工程看,就知道是個大手筆。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道教是相對衰弱的,想營造這麼一座道觀可不容易。
但李唐就不一樣了。李唐崇道抑佛不說,大唐盛世,建築大氣磅礴,所以道觀建造的風格更偏向盛唐時期。
“所以說你不留意細節。”聽了李遊的的疑問和自己的觀點之後,祁教授又歎了一口氣,說道:“你出去門口看看,那裏有一座石碑,上麵可是有著道觀建造的年份。”
聞言,李遊一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