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太康三年的春天(2 / 2)

輕輕地把開山刀裝進鯊皮刀鞘裏麵,李遊又看了看腰間別著的一把小弩,小弩還不到一尺長,重量也隻有三斤,但卻是一把連環弩,可以連續射出三支三寸長的弩箭,射殺範圍在十丈左右,三丈範圍屬於必殺的距離。這是墨家居家旅行,殺人防身的必備工具。而腰帶之上,則密密麻麻地排列著被蠟團裹住箭頭的弩箭,一共八十一根,這是幾十個基數的供給“彈藥”了……

“先生,今天天氣尚好,船家說可以渡江了。”田淳滿麵紅光,一臉興奮地對著李遊說道。對田淳來說,與李遊相處的半年時間,墨家不啻是迎來了第二春。

李遊所提建議在墨者之間雖然有爭議,但好在墨家已經頹靡到非得要做出改革的時候,這是所有墨者心中都清楚的事情,爭議之後,務實的墨者還是嚐試著李遊的設想去做一些改變。加上李遊將李博今幾個藏儲的戰略物資拿出來資助墨家之後,墨家的改變更是一日千裏。

墨家行事依舊低調,但不意味著不做事,甚至有幾名有家族背景的墨者,已經選擇回歸宗族,準備借助家族的力量,通過這時期奇葩的選官製度,進入朝廷為官,好在官場上給予墨家便利和庇護。還有一些喜歡苦行的墨者,則到處流量,收留有資質的孤兒,為下一代的墨者培養新生的力量……

而有李遊的建議,墨家在製器方麵更是精進,李遊畢竟是個現代人,幾乎看這個時代任何的東西都不順眼,隻他要抱一下牢騷,說什麼該怎麼樣才更有效率,那些技術宅的墨者就會不不恥下問,朝這個根本不懂工匠活的家夥詢問具體該怎麼整改……然後李遊也就隻能夠說出個大概,而墨者往往舉一反三,做出令李遊相當滿意的東西……

墨家迸發出驚人的活力,李遊自然高興,隻是漸漸的他就笑不出來了。田淳嚐到甜頭之後,便大批地將墨者派遣出去,執行著墨家的複興計劃,留在身邊的墨者數量越來越少,如今在李遊身邊的,加上田淳,也就十一個人了,而用田淳的話來說,這些人還是腦筋比較鈍的,除了打打殺殺之外,其他的事情著實沒辦法做,才給留了下來,不然,恐怕身邊除了不願離開的田淳,其他的墨者將一個不剩。

“那就趕緊渡河吧……”李遊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在他以前讀史書的時候,書中總將黃河、長江最為天險形容。作為一個現代人,總是有些不以為意,但身處這個時代的時候,李遊才發現,古人誠不欺我;在這個時代,除了幾個固定的渡口,想從其他地方渡河,風險極大無比,尤其是渡河的船隻不大,滔滔河水裏隻需要一個小浪花,船上之人就得葬身魚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