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祝本人卻極力勸阻姬閬,不可將九鼎讓蚩尤見到。原因是九鼎乃禹皇神器,曆經夏商而周德承其氣運,象征天下共主的地位。然而眼下周王室式微已是不爭事實,神人降地,提出要觀看周鼎,很可能是代表上天視察周德氣運如何,一旦被神人看到周王室的氣勢已經頹靡,上報天帝,周王這天下共主的地位,可能就保不住了!
太史過卻不這樣以為,在他看來,神人既然降臨世上,世間種種,必然瞞不過神人的雙眼。與其隱瞞,不如坦然。
太祝與太史的爭論,姬閬一句都聽不見去。與蚩尤的對話他還牢牢記得。大周想興旺,那是不可能的事了!但國運卻還能夠延續幾百年那是沒問題的!隻是在社稷崩塌的過程中,王室不斷頹靡,苟延殘喘,十分難堪!最終被周德興起之地興起的國家去取代!
“文王祖宗哇!”窩在病榻上的姬閬,見太祝太師還在紛擾不休,不由嚎哭起來。這世間最殘忍之事,莫過於太早知道悲慘的結局,卻無力改變什麼。
原本還致力做中興之主的姬閬,心底最後一點僥幸,最後一點雄心壯誌,便被蚩尤無心的一番對話給澆滅了。
蚩尤自然不知道自己對姬閬一番胡說八道,竟然會造出這樣的結果。不過他知道了也不會當一回事。這朝代更換,跟他沒半毛錢的關係。進入太廟之後,他並不是高居神台,而是住進了曆代周王祭祀祖先前齋戒的房間。而李純文則住在他隔壁,依舊充當著神侍。
對於“神侍”這種光榮職位,李純文半點興趣都欠奉。在喜怒無常的蚩尤身邊,他不是不想逃走,而是不敢逃。而且李純文不笨,一路上他已經發現,自己進入春秋時代,是誤打誤撞,而蚩尤卻是有計劃的進行著,他是知道自己將進入另外一個時空。這就意味著,蚩尤必然掌握著歸去的方法。所以李純文雖然提心吊膽,卻不願遠離蚩尤。蚩尤的問題,更是有問必答。
李純文也不笨。他已經清楚蚩尤尋找神州九鼎。他很想告訴蚩尤,九鼎就在古族的大本營裏,銘文他都熟著呢,如果有用得著他的地方,盡管開口,作為回報,就是趕緊將他帶回原來的時代去。
不過幾番權衡之後,李純文決定沉默。他一樣知道,九鼎雖然在古族手裏,但這麼多年來,古族從九鼎裏挖掘出來的秘密,卻隻是滄海一粟而已。更何況,落在古族手中之時,九鼎雖然安在,但不少神鼎上的銘文都遭到了破壞,他們掌握的信息並不完整。
所以李純文決定,先靜觀其變。或許他還能夠因禍得福,得到更多關於九鼎的秘密。甚至能夠掌握得了,穿越時空的能力。這種能力對於李純文來說,誘惑比巽符更為重要。為了巽符,他都願意把命豁出去,為了這種能力而冒一次險,也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