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多出一份力,多獲一份功(2)(2 / 2)

錦囊妙計:放下架子

在上述案例中,人到中年的老張其實大可不必憂慮得愁白了頭發,他完全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拋開那種好麵子的心理,虛心的向部下的小青年們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向他們請教,並且與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更好的運用到工作中去,緊隨時代的潮流邁進。

時代畢竟在快速的發展,在各種信息以光的速度大量產生的今天,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日新月異的知識,這是人所共知的。比如說老張可以向自己的部下們請教如何更加熟練的使用電腦,學學英語,隻要虛心和真誠,日久天長,同事們隻會更加尊敬和喜歡這樣虛心好學、不恥下問的領導。

在和兒子交流的過程中,老張可以主動尋找自己的問題出現在哪裏,和兒子的溝通缺乏共同語言是最主要的原因,孩子們最不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父母無法真正的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需要什麼。老張可以很謙虛地向兒子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從他們這代人身上發現自己所不具備的優點:比如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敢於冒險和探索的精神,甚至可以很有分寸的陪著兒子玩玩網絡遊戲,嚐試一下團結協助、共同進退的樂趣,和他們共同探討令他們感到困惑的問題,當孩子把父母當成朋友的時候,彼此之間便會無話不談,隔閡自然也會煙消雲散。

哪裏有信念,哪裏就有生命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夢想著可以成功,夢想著可以增加收入,也想使自己和家人都生活的很好,但嚐試了很多方法,可能都沒有達到想象中的效果,那麼問題出現在哪裏呢?

這許多許多的問題都像野草一樣生長在你的內心,讓你覺得心頭雜亂,而沒有規程。怎麼做才能讓內心有一個方向呢?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有時可能平平淡淡,有時可能飛黃騰達,但也可能有時遁入黑夜,所以在你的心中不能缺少一盞燈。隻有心中有盞燈,才能走到哪裏都能感受到光明。信念就好比是人生的一盞燈。因為有了這盞燈,你才能在困境麵前改變對人生的理解和態度;因為有了這盞燈,你才有了正確的方向,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那麼“信念”究竟是什麼呢?

來自潛能激發大師,安東尼·羅賓的說法:“信念,是一個人對於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種感覺。”所以,當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很有把握時,就能充份發揮想象力,做出好的成績。因此,在你的成長過程中,發現一個事情需要你去處理,而你又有十分的信心,我們可以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這件事情。

有一位醫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關在德國集中營四年,四年間他僅僅靠著發黴的麵包和一杯被稱之為“湯”的溫水而存活下來。

許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他可以靠這麼少的東西,經過四年的時間,還能存活下來。有人就問這位僥存下來的醫生:“你是怎麼活過來的?”

“靠一樣神奇的東西——信念!”醫生的眼神中散發出堅定的光芒。

醫生繼續說:“在集中營裏,有一位中國老人不斷叮嚀提醒我:‘要有信心!我的朋友。你不會死的,要有信心!’,我就是聽信了他的話,我的身體雖然還是很虛弱,可是靈魂卻堅信著老人對我說的生命的承諾,就是這個東方老人救了我一命,而他所教導我的,是醫學上我從來沒有學過的最重要的一堂課。”

“是什麼?”好奇的人問。

“哪裏有信念,哪裏就有生命。”醫生的眼中迷蒙上一層淚光。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相信信念。“信念”是人們從一些“沒救”的病症中康複的主因,被視為創造健康的關鍵元素。所以,你可以用自己的意誌來治病,並且,“相信”你能自己複原。

那麼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是不是所有的觀念或信念都是正確的,並且可實施的呢?仔細想想其實並不是這樣,在你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許多幹擾你、動搖你信念的東西,比如你的私心雜念、被一些幻象迷惑、分不清迷信等。要想鍛煉自己,提高自己,使自己順利健康的成長,你就必須認識清楚這些阻礙動搖你信念的“野草”,隻有看清楚了它們,你才有可能拔除它們,健康的成長。

事實上,你更可能會從你的發現中獲得智能與信心,這些都是無法用言詞或事實解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