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多出一份力,多獲一份功(2)(1 / 2)

虛榮和自尊使你在別人麵前勉力維持自己的驕傲,試圖掩蓋自己的不足,內心深處卻越來越心灰意冷,消極懈怠。於是,你獨自一人苦苦支撐,直到有一天在茫茫人海之中發現自己越來越孤立無援,甚至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想給朋友打個電話訴苦,拿起電話本卻不知道該打給誰。

其實問題很簡單,秘訣就在於你是否願意真正地解決問題,如果在你的內心深處,自尊和麵子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那麼誰都無法幫助你,你的驕傲和虛榮心在作祟,阻擋了你開口求助的腳步。

要知道,向別人求助並不是什麼丟人現眼的事情。其實人們的潛意識裏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好為人師”的心理,當你向別人求助的時候,實際上就是在暗示:他比你高明,很少有人會拒絕這樣甜美的“奉承”。關鍵在於你是否能放下架子,坦率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非常真誠和虛心的向別人請教。

這種樂於承認自我的不足並且虛心的發掘他人智慧的意識便是一種健康和成熟的人生理念,人不是孤立的,也不應該是封閉的,如果不打開窗子,陽光和空氣怎麼能夠進入?

放下自己的架子吧,敞開心靈,真誠的向別人求助,人字的結構本來就是相互支撐,你會驚喜的發現,其實很多人都不像你想象的那麼自私,在此過程中,你也會認識很多新的朋友,得到更多人的幫助,進而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一個更加廣闊的天地!

老張是某家公司的部門主管,雖然人到中年,事業還算不錯。手下是一幫朝氣蓬勃的小青年,家裏除了相伴十幾年的賢內助,還有個正在上初中的兒子,雖然不怎麼聽話,學習卻還不錯。

所有的這些都叫老張驕傲,他覺得自己事業有成,家庭幸福,那種成就感真是沒法說。就是因為這樣的心理,老張開始習慣於在家的時候大談單位裏自己值得驕傲的地方,在單位裏又和同事談兒子值得自己驕傲的地方。老張的生活和工作開始停留在原來的位置了,老張覺得他一切都很好,沒有什麼改進與提高的地方了。單位裏誰都不如他,在家裏他也是老大!

可是老張最近卻總是有種莫名的煩躁,他明顯覺得自己的思維已經跟不上手下這幫古靈精怪的小青年了,而他總是試圖掩蓋自己的這種差距和擔憂,甚至因此很少參加同事們邀請的聚會,以至於聽到同事們在背後議論他這個人有點“傲”。

而且每次試圖和兒子談心的時候也往往說不到點子上,惹得父子二人總是不歡而散。就連妻子也會指責他說:“你不就是個部門主管嗎?有什麼可驕傲的啊,每次和兒子談話都像是對部下訓話似的。”

更讓他憂心忡忡的是,每次午休總經理和他喝茶的時候都會有意無意的問到:老張啊,今年四十了吧?一聽到這話老張就會心驚肉跳,這不會是一種暗示吧?

回到家裏,麵對著鏡子,老張不由得有些悲涼:才四十歲的人,頭上竟然隱隱出現了許多白發,甚至有時夜裏也會從夢中驚醒……

觀念突破:謙虛還是驕傲

人不是萬能的,在每個人的一生之中,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和挫折,這是獲得成功必經的過程,當你陷入這種困境的時候,因為角度的局限性,你往往無法發現問題的真正所在;因為能力的局限性,即使發現了問題,你也往往會束手無策。

其實,在這種時候,向身邊的高手請教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家人、朋友、同事、甚至自己的老板。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吸取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可以找到不少好的方法,少走很多彎路。可是為什麼就是有許多人不願意這麼做呢?

也許是因為曾經被父母罵過一句“你怎麼這麼笨?”;或者被老師視為無法取得好成績的學生,甚至被同學們輕蔑的嘲笑和疏遠,因此很多人開始耿耿於懷,並在內心深處留下無法抹除的陰影。

這種種因素使得很多人在遇到自己無法解決的困難的時候不再習慣於向別人求助,甚至非常害怕這樣做,覺得那樣會非常的丟臉,如果你具有某些特定的身份,比如身為某個組織的領導或者某人的長輩,或者在和你有著利益衝突的同事麵前,你就更加不願意被別人知道原來你在某方麵不如他們。

自尊心不容許你向他們伸出求援之手。更何況,你並沒有把握那些你準備求助的人們是否願意真心實意地幫助你解決問題,正如同電影《星球大戰》中所說:“宇宙中充滿了自私的人”。

因此,很多時候人們寧可硬著頭皮勉為其難的去完成那些令自己感到力不從心的事情,並且在事後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和無能,徒遭別人的白眼和嘲笑,也不願意敞開心扉向別人承認自己的不足並且虛心求教。

可是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有那麼一些人似乎天生就是解決問題的高手,在這些人麵前,好像天底下就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算得上困難,快樂是他們的特點之一,不僅如此,這些人的身邊似乎有著一個規模龐大的智囊團,無數的人在為他們出謀劃策,並且很樂於這樣做。無論你羨慕還是嫉妒,這些人就真實的存在於你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