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1 / 2)

虢州城通往潼關的驛道上,隨處可見丟盔棄甲的殘兵敗將,這些人正是崔乾佑所部叛軍。他們如此狼狽並非敗給了唐軍,而是敗給了熊熊的大火,滾滾的濃煙。

“死傷失散者不計其數,現在收攏到將軍身邊的都是敢戰之兵……”

啪的一聲,崔乾佑手起鞭落,狠狠抽在了跪在地上稟報的部將身上。

“什麼叫不計其數?給你半日時間,清點不出損失,便提頭來見吧!”

那部將倒也硬氣,挨了鞭子以後並沒有唯唯諾諾的退下去,反而梗著脖子大聲抗道:“將軍不如現在就殺了俺,大火濃煙突如其來,所有人都跑散了,從虢州城到此處二十餘裏,遍布各部人馬,別說半日,就算一整日功夫能收攏八成都算快的!”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著崔乾佑雷霆一怒,誰都知道頂撞他會帶來什麼後果,當眾斬首以儆效尤那是最輕的處置。誰知崔乾佑竟長長歎了一聲。

“也不怪你,是本將失算,低估了山火的威力。”

其實,崔乾佑現在所麵臨的境地除了部眾失散以外,還有更為嚴重的問題,那就是缺糧。本來軍卒們每人都隨身攜帶了三日的口糧,可在逃離滾滾濃煙的路上,絕大多數的人為了減輕身上的負重,不但丟棄了糧食,有些人甚至連分量不輕的陌刀都丟掉了。

此時此刻,崔乾佑身邊剩下的人,簡直比敗戰之兵還要不如。

放眼四周,不論東麵抑或南麵,都是滾滾的濃煙和不知蔓延到何時何地的大山火。就算崤山之中大火還未來得及蔓延而至,崔乾佑也不敢輕易帶著部眾一頭紮進大山中去,萬一被大火和濃煙困住,那才是真正的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崔乾佑本想繼續等下去收攏部眾,誰知派往大穀關一帶的偏師卻又遲遲沒有回音。按照約定,各部之間,至少每日要派出遊騎信使與之聯絡。

眼看著一整天都過去了,竟然還一丁點消息都沒有。很快,派出去的遊騎帶回來了令人震驚的情報,潼關方向有大軍行動的跡象。

最初,崔乾佑隻以為是潼關的尋常異動,也可能是遊騎探馬草木皆兵,但隨著帶回這種情報的人越來越多,他也不免逐漸緊張起來,萬一果真有唐軍出潼關奮力一擊,以當下身邊人馬的戰力,孰勝孰敗實難預料啊。

再看看身邊這些所謂的可戰之兵,一個個丟盔棄甲,戰意全無。崔乾佑仰天長歎,想不到沒敗給唐軍,竟間接敗給了那秦姓小豎子放的一把大火。而那姓秦的小豎子放火之後,當有八成可能往陝州去投奔高仙芝了。

思來想去,崔乾佑不敢冒險繼續收攏部眾,當即隻帶著身邊的可用的三五千騎兵離開驛道,專揀農田荒地,往北方逃去。

俗話有燈下黑一說,那些唐軍們萬不會想到,崔乾佑竟然打算沿著黃河一路逃回澠池。

……

天色見黑,一隊唐軍出了潼關正沿著驛道由西向東魚貫而行。眼看著東麵的煙塵越來越濃,濃煙陰雲間又有火光若隱若現,這支唐軍便顯出了猶豫之態,前進速度比之龜爬也快不了多少。為首的唐將正是函穀關守將田建業,他奉了天子中使,監門將軍之命出關向東來掃蕩叛軍殘敵。

不過田建業臉上更多的卻是一種如喪考妣的受死之色,口中還不停的小聲咒罵著:“混賬閹豎,公報私仇!”

很顯然,前些日子監門將軍在潼關外受辱,還是懷恨在心了,虧得田建業還曾慶幸佩服,監門將軍胸襟似海。結果,這還沒出了旬日功夫,報應就已經到了頭上。

“錢五,耿七兩個混賬何在?給老子滾過來!”

唐人習慣稱呼排行,在軍中這種非正式稱呼則更為盛行。錢五和耿七就是那兩個敢於扒監門將軍褲子的軍卒,到了這般境地,兩個人再沒了監工時的威風,撲通撲通跪在了田建業的馬前,哭喪著臉求饒道:“將軍饒命,饒命啊!”

田建業被氣的說話都有些不連貫,指點著這兩個不長眼的混賬,“老子也想饒你們,可誰饒了老子?”

田建業心中同樣也覺得冤枉,在接待這些宮中近侍出身的中使時,都加著一百二十分的小心,可誰曾想竟生生被麵前的兩個蠢貨給攪合了。

“令你二人去前麵探路,十裏之內若有敵情,立即回報!”

兩個人抖如篩糠,卻隻能連聲應諾,因為如果違抗軍令,田建業便可依照軍法直接砍了他們的腦袋。

在錢五和耿七看來,到前麵去探路,分明就是借刀殺人,他們早就連腸子都悔青了,怎麼就那麼開眼,遇上了大宦官邊令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