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有感世情惡(1 / 2)

李隆基與政事堂宰相們的交鋒以失敗告終,最終判神武軍獲勝,賞賜絹帛金銀以茲鼓勵,擢升那幾位後起之秀的想法則全數落空,也隻能先委屈他們繼續在神武軍中做上幾年校尉,等有機會上了戰場立下戰功,便再封侯拜將,又有誰能夠說三道四了?

話不投機,李隆基失去了與宰相們議事的興趣,便以身體乏累為由,將他們都攆出了勤政樓。

高力士看出李隆基在一個人生悶氣,便適時的勸慰道:“國有諍臣,乃天子之福,聖人該高興才是啊!”

李隆基沒好氣的瞥了高力士一眼。

“韋見素算哪門子的諍臣?早晚有一日,朕要將他……貶出京師!”

其實,李隆基內心的獨白卻是,早晚有一日必將殺掉韋見素這個田舍翁,但又不想為史家們留下一個刻薄的印象,便隻好說了句貶出京師。

與此同時,李隆基又瞪了一眼旁邊負責記錄起居注的史官。

“剛剛‘一派胡言’之語,能不能刪了?”他覺得剛剛在與韋見素的爭執中有些失態,便想將這一段刪掉。

豈料那看似一直低眉順眼的起居注官員卻不緊不慢的反問道:“聖人目下一句,臣當刪不當刪?”

李隆基心裏頓時就像吃了蒼蠅那般膩歪,就此悶聲不語。高力士又是何等的聰明,知道再爭下去,隻能讓天子更加生氣與尷尬,便作色怒斥那史官。

“宰相們都已經走了,你們還留在這裏作甚?還嫌聖人不夠添堵?”

起居注官員也覺得,既然天子與宰相的議事已經結束,他也就再沒必要記錄這些生活瑣事了,便頓首告退。

李隆基終於覺得渾身放輕鬆了,這些負責起居注的官員整日裏就就像蒼蠅蚊子一般在他耳邊飛來飛去,打不得,趕不得,和臣下們的一言一行每每都要思慮再三。

即便如此,李隆基也總有把控不好的時候,每與負責起居注官員商量,多數時候便如今日一般被頂回來。隻不過,今日這起位居注官員,說話也的確不積口德,竟然還敢諷刺天子!

“聖人何必與那芝麻綠豆大點的角色置氣?改日奴婢尋了史館的官員,將起居注私下拿來,聖人想刪哪一句便刪哪一句,豈不更好?”

在高力士的安慰下,李隆基的氣順了不少,當初他也的確授意高力士多次買通了史官,刪改起居注的記錄。但這種事畢竟是見不得光的,萬一被朝中好事的官員知道了,將之散播出去,他的臉麵還要不要了?

高力士丟得起人,李隆基身為天子卻丟不起這個人,他隻好無奈的搖搖頭。

“隨他記去,朕一心為國選拔開創之才,難道說的錯了?做的錯了?”

“聖人苦心,那些官員們不知曉,奴婢卻是看在眼裏的……”

李隆基歎了口氣,“外廷的那些臣子們,如果有你一半的善解人意,朕又何必日日氣的如此這般?”

……

楊國忠失勢了!

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崇寧坊在一夜之間又恢複了往日的安靜,原本打算破土動工修繕坊內大街的工程也半路終止,被先期運來的沙土和石板亂七八糟的堆放在坊內狹窄街道的兩側。

大街上被弄的一片狼藉,卻沒有人出麵收拾,害的坊內百姓們怨聲載道,紛紛咒罵楊家到崇寧坊坑人。

而楊府的家丁奴仆們出門時,更是得到了坊內居民一致的明裏暗裏的聲討與鄙視。

這些宰相門前七品官也在一夜之間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更有甚者,還有官員上門討要前幾日曾送過來的禮金。

楊國忠被氣的火冒三丈,又哪裏理會得這等醃臢事?隻讓府中的執事盡快將這些不堪之人都打發了。

誰道那討要的官員卻也顧不得官儀,在崇寧坊內撒潑打滾,引來了一幹百姓圍觀。

眼見著圍觀的百姓越來越多,那位上門討要禮金的官員竟當眾訴起了苦。

“諸位父老,諸位父老,給薛某評評理!”

百姓們頓時一陣起哄。

“快說吧,俺們都聽著呢!”

“某家中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小兒,日前為了求一個上縣令,砸鍋賣鐵,還借了官貸,才堪堪湊足百金之數。不想楊相公卻是行騙之人,明明難再入政事堂,卻信誓旦旦的保證。現在他落得這般田地,某要回送出去的錢,也是實屬無奈,若沒有這筆錢,又失去了進項,每日的利息錢滾上幾個月也得把人壓死啊!”

百姓們聽罷,又豈會同情這種買官鬻爵之人?大罵他不知恥,同時更大罵楊國忠是大奸臣,朝廷敗壞下去,就和他這種不知道做正經事,每日隻知道賣官斂財的奸賊有著脫不開的幹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