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軍沸騰了,談及活捉陳玄禮與楊國忠,將士們便抑製不住內心的興奮。
裴敬與盧杞成為軍中令人矚目的焦點,而秦晉更是因為此前的訓練和決斷為演武得勝夯實了基礎而得到了所有人的讚歎。
“還是便宜楊國忠那老賊了,如果當時俺在場,如何也要啐他一口濃痰才解恨!”
“看你這出息,吐口痰就算完了?依著俺的性子,不整治的他灰頭土臉,俺就……”
“你就如何?”
一個冷冷的聲音從背後打斷了這名禁軍的大話。而這個聲音也讓軍帳中的所有人都安靜了下來。
“參見校尉!”
聲音的主人正是在演武軍中充任後軍主將的盧杞!
盧杞在軍中一直以狠辣著稱,凡有違禁的士卒,無不被他以神武軍軍法整治的喊爺叫娘。現在盧杞的麵色明顯不好,又有誰敢上前去觸黴頭。
“楊國忠畢竟身兼兩節度使,你們如此非議,將來傳出去,不是給中郎將添亂嗎?”
眾軍默不作聲,靜靜的聽著盧杞的訓示。
“眼看著就到了熄燈的時辰,都準備準備,休息睡覺!”不過,盧杞卻高高抬起輕輕放下,讓所有人都長長出了一口氣。
忽然一名甲士進入帳中,拱手道:
“盧校尉,中郎將傳見!”
盧杞當即不敢怠慢,便匆匆離開了軍帳,趕往秦晉所在的中軍。
進入中軍帳內,秦晉仍舊稍顯疲態的麵色赫然在目,依舊顯示他的身體還沒有恢複如常。
“中郎將何必苦熬自己?這段時日便應該回到家中好生將養才是。萬一落下了病根,將來後悔莫及!”
裴敬先盧杞一步抵達,正在秦晉的身邊苦口婆心規勸著,讓他暫且回到家中,養好了身體再回到軍營。
的確,軍中的條件十分簡陋,就算秦晉身為中郎將,也隻有一個隨從負責照顧生活起居,而軍中日常的飲食,按照神武軍的規矩,無論品官士兵,一律同等待遇,也就是說在吃喝上也得不到應有的滋補,這要到何時才能恢複元氣?
那一日演武當晚,中軍的不少將士有半數到現在還臥床不起,甚至有世人則在當夜因體力耗盡而一命嗚呼。
“中軍將士與我一樣,都累的不成人形,不也都在軍中將養嗎?沒事!”
秦晉自有他的心思,表麵上看神武軍在演武中出盡了風頭,但他也知道此舉得罪了太多人,而現在政事堂還沒做出最終的決斷,所以在這種關鍵時刻就算爬不起臥榻,也必須手中軍營,不能出一丁點的紕漏。
相較之下,前軍後軍由於壓力較小,全程奔跑的總時間也不超過兩個時辰,這種強度甚至還不如神武軍的日常訓練,所以對裴敬和盧杞更是全無影響。
秦晉咳嗽了一聲,隨著體能的降低,他似乎又染上風寒。這種病在缺醫少藥的唐朝可小可大,如果身體強壯,七八日的功夫就可以不藥而愈,如果恰逢身體虛弱,便是一命嗚呼也有可能。
也正因為,裴敬才極力勸說秦晉回到家中將養。
但是,感冒在後世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小病,秦晉並未將之放在心上。
“都不用勸了,今日召集大家,中心議題隻有一個!”
“請中郎將吩咐!”
諸校尉旅率都同聲應和。取得了大演武的逆轉大勝之後,秦晉在神武軍中的威望已經如日中天,所有人都想不到,平日裏嚴加訓練的逃跑技能,居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因此,有人便私下裏議論,言及秦晉或有未卜先知的能耐,早就料定了神武軍會有楊國忠刁難,因此才有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先發製人與未雨綢繆。
不管如何,到現在為止,但凡秦晉所下達的命令和指示,都會被人穿鑿附會一番,揣測一陣其中的深意。
“從明日開始,軍中的訓練可以進入下一階段,你們對槍陣的領會如何,都說說!”
最先發言的是裴敬,他受唐軍的傳統戰術思想所影響,大體上與鄭顯禮差不多,更加推崇長途奔襲,分進合擊,大開大合的這種戰術。相比之下,秦晉擬定的槍陣,則器局要小的多。
而且,槍陣還有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弱點,那就是機動能力將十分之弱,即便能夠將敵軍擊潰,也休想再追擊戰中,盡奸敵軍。
裴敬的看法也得到了其它人的一致認同,都紛紛點頭隨聲應和。
但在說了一通缺點以後,裴敬又轉而歎道:
“中郎將這或許是軍中缺馬的權宜之法,在而今這種境地中,似乎也找不到比槍陣更勝一籌的戰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