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南內受阻礙(1 / 2)

裴敬中箭倒地引起了神武軍的慌亂,一幹人趕忙上前去查看主將生死,卻聽裴敬大呼一聲:“痛殺我也!”

半晌之後,裴敬又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再看他身上竟一絲血跡也沒有。

在眾人的疑惑目光中,裴敬扯開了衣領,胸前露出了一片已經碎裂殘缺的玉鎖。

“想不到,竟是這自小隨身的玉鎖救了一命!”

盡管長箭沒能射穿身體,但他依舊能感受到胸前已經隆起了一個巨大的腫塊,而在腫塊之下,也許幾處肋骨折斷了也極是可能,疼的他冷汗直冒。但在這種情境下,裴敬必須得裝作若無其事的模樣,他又將玉鎖殘片塞回了領子裏,從地上撿起那根險些要了自己性命的長箭,雙手用力折為兩截,然後狠狠地擲於地上。

“清君側,誅殺奸臣閹宦!”

這是秦晉特地交代給他們口號,此時他正好記了起來,便大聲疾呼。

主將中箭而毫發無損,使得一眾神武軍將士們士氣大振,這不正是鴻運當頭的好兆頭嗎?因此,裴敬的一聲疾呼未及落地,便全都跟著疾呼起來。

霎那間,“清君側,誅殺閹宦之聲響徹雲霄。”

永嘉坊內李隆基雖然年老耳背,但也聽得一清二楚,臉色數度變幻,這奸臣和閹宦指的是誰,他自然心知肚明。

但是,楊國忠也好,程元振也罷都是李隆基一手提拔起來的,這些人雖然私德不修,但總歸不會造他的反,用起來則放心的很。像哥舒翰與高仙芝這種人,本身能力出眾,又個性鮮明,對他們的策略便要既用且防。

隻出乎李隆基意料之外的卻是,今夜打出清君側旗號的,竟是一直甚為低調的神武軍中郎將秦晉。

而令李隆基感到頗為尷尬的一點,正是這個秦晉,乃他一手破格提拔,半載功夫從區區縣尉官至中郎將。

原本最不該有反心的就應該是秦晉,可他為何會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背信棄義之事?

心裏想著,口中卻不知不覺念叨出來。

“秦晉啊秦晉,最辜負朕的就是你!”

李隆基雖然也曾對秦晉多有防備之舉,但那都是駕馭臣下之道,若論本心還是十分看好這個年輕人的。

跟在李隆基身邊的一名內侍卻忽然道:“奴婢聽說,程將軍在勝業坊挖出了‘壓勝射偶’……”

“勝業坊?哪家?”

李隆基疑惑的轉過頭來目光陡而犀利。

那內侍嚇得一低頭,竟不敢再說話。

“說,哪家?”

李隆基禁不住火往上湧。

“聽,聽說是秦中郎將家!”

至此,李隆基已經徹底明白過來,竟是程元振一手將秦晉逼上了清君側這條不歸路。可李隆基就沒想想,如果不是他慫恿宦官大肆挖掘“壓勝射偶”,又豈會有今日之變?

說實話,李隆基之所以放縱楊國忠利用“射偶”一案整治太子,也是為了借臣子之手再次打壓太子的勢力,如果說他產生了換太子的想法,那就有些言過其詞了。

可是,這一套手法在以往的若幹年裏都玩的遊刃有餘,偏偏就在這個多事之秋竟也不靈光了,甚至還引發了這等“清君側”的兵變。

“程元振,此賊可殺!”

又想到程元振在危急關頭不知所蹤,他便料定此人必然已經趁亂潛逃,棄自己於不顧,如何能不恨從心頭起?

不過,盛怒之下的李隆基卻沒注意到,剛剛那說話的內侍,眼睛裏卻流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之色。那內侍發覺天子的目光又掃了過來,趕忙將頭壓得更低了,渾身顫抖著,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高仙芝憂心忡忡的折了回來。

“聖人,永嘉坊不宜久留,還當返回興慶宮才是!”

但興慶宮外已經聚滿了亂兵,想要返回興慶宮又談何容易?

李隆基也不禁變了顏色,“難道,難道抵擋不住了?”

高仙芝的嘴角輕輕一撇,又正色道:“臣這兩百家奴在此,一兩日功夫,誰也別想衝進來!但聖人乃萬金之體,身負江山社稷,豈能與臣同在此處冒險?”

見到高仙芝似乎還是胸有成竹的模樣,李隆基也漸漸放心。

“如此便聽高卿安排就是!”

永嘉坊與興慶宮隻有一道宮牆之隔,相較於氣勢恢宏的大明宮與幽深的太極宮,興慶宮更像普通的別院花園,所以宮牆修的也不高,僅僅兩丈有餘。

若是高仙芝這等勇武之人,隻要借助一些落腳的地方便能攀爬上去。但天子畢竟老邁,經不住折騰,所以隻能另想別法。

還是那個喚作常四的老仆想出了一個主意,“何不以大筐繩索將皇帝陛下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