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馬赫迪再次提出了關於對唐人西征的看法,將貌似風頭無兩的神武軍分析個徹徹底底,並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其所麵對的巨大風險和危機。
“所以啊,唐人一定是急於求戰的,而作為應戰者的我們,就一定不能如了他們的願望。現在,唐人表現出不再急於西征,這都是迷惑人的假象,用來擾亂我們的視線,實際上,他們一定在某處已經憋足了力氣,就等著奮力一擊呢!”
這時,馬赫迪發出了有些得意的發尖的笑聲。
賽義德不止一次的刷新自己對馬赫迪的認知,看來這個人之所以能夠得到哈裏發曼蘇爾的寵愛,可不僅僅是因為對幼子的偏愛,也許更多的是此人的能力吧。
大軍很快離開了拉伊,這裏作為泰西封朝廷向東的腹地邊緣,再往東去就已經都是波斯人的聚居地了。
這裏的波斯人對大食軍隊的態度並不友善,或者說是畏懼多餘好奇。
從泰西封離開時,沿途的居民紛紛好奇的在路邊圍觀,可自從過了拉伊以後,但凡大軍所過之地,居民就像躲避野獸的羊群一樣,四散躲藏。
隻有派駐在當地的官吏組織了一些富商和部落酋長舉行了看起來規模尚可的歡迎儀式。
這種情景令馬赫迪一度覺得尷尬,他無奈的聳聳肩。
“看到了吧,賽義德,讓這些異教徒盡快的皈依真主是多麼的重要!”
賽義德撇撇嘴,他可是知道在遠離泰西封的東方是什麼樣子,許多人寧可繳納高額的人頭稅,也不願意改信大食教,許多人為此破產成為流浪者,到最後都成了波斯複國的中堅力量。
讓波斯人改變信仰,如果不用強製手段,如果不流血,恐怕是很難實現的。
不過,賽義德並不關心此事,他關心的是秦晉究竟在哪裏,神武軍究竟如何與大食泰西封朝廷的精銳決戰。
是夜,賽義德以向東方派遣密探為名,將跟隨自己二十多年的心腹也派了出去,其真正的目的乃是為了尋找神武軍,兵將馬赫迪的應戰策略告知秦晉。
至於心腹能否安全的在呼羅珊找到神武軍,又能否順利的將情報告知秦晉,賽義德就隻能為他默默的祈禱了。
大食軍終於在離開拉伊七天之後與一支規模不大的波斯軍相遇了,並打了一場遭遇戰。
遭遇的這支波斯軍顯然不是拉伊那種嘯聚在一起的叛亂者,他們有著統一的軍裝和旗幟,甚至連打仗的陣法都透著毫不掩飾的淩厲。
雙方的遭遇一觸即散,並沒有持續多久,甚至雙方死傷者加起來也不超過二十人。
但是,馬赫迪卻緊張了。
該遇到的唐人沒有遇到,反而遇到了看起來實力不弱的波斯人。
為此,馬赫迪決定讓這些來自呼羅珊以東的波斯人嚐一嚐來自大食勇士的怒火。
十個千人隊被派了出去,他們分散行動,聯係緊密,一旦發現敵人便會立即聚集,集中優勢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