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勝敗乃兵家常事。一場嘔心瀝血的奮鬥最終以失敗告終,你痛苦不已還是泰然處之?成功者往往從容應對。他明白自己的實力,即使得不到別人的認可,也不失前進鬥誌。他自信豁達,抱著大不了回到原點的心態繼續前行。在他心中,別人不是自己的鏡子,隻有自己才能照出自己的模樣。他會進行積極的暗示,該顯露本領之時毫不遲疑。他的樂觀、隱忍、積極是成就自己的最有力法寶。而你如果也想嗅到成功的芳香,就要像他那樣,學會變得自信的方法。
沒有天生的信心,隻有不斷培養的信心
對於每個人來說,信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它也需要後天的培養,而多用鼓勵,就是方法之一。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母親第一次參加家長會。幼兒園的老師說:“你的孩子有多動症,在板凳上3分鍾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兒子問老師說了什麼,她鼻子一酸,差一點落淚:“老師表揚了你,說寶寶原來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鍾,現在能夠坐3分鍾了。別的家長特別羨慕媽媽,因為全班隻有寶寶進步了。”那天晚上,兒子破天荒地吃了兩碗米飯。
第二次家長會,老師說:“全班50名同學,這次你兒子數學排49名,我懷疑他有智力問題,最好帶他到醫院看一下。”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裏,看到誠惶誠恐的兒子時,她振作精神:“老師對你充滿信心,你並不是一個笨孩子,隻要你能夠細心些,一定會超過你的同桌。”說這些話時,她發現兒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第二天上學,兒子比平時起得都早。
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長會,老師告訴她:“按你兒子的成績,考重點中學有點危險。”回家後她還是告訴兒子:“班主任對你非常滿意,隻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點中學。”高中畢業,兒子把哈佛大學的通知書送給了媽媽,邊哭邊說:“媽媽,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是您……”
這時,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幾年積聚在內心的淚水。
每個人的自信都來源於後天的鼓勵與培養,這是因為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渴望得到別人讚同、認可、欣賞的意願。先給予肯定與尊重,信心才能隨之上揚。
美國陸軍學院的教官哈雷·凱塞帶了一群預備役軍官,需要解決學員們頭發過長的問題。預備役軍人總認為自己不是真正的軍人,因此很不願意把他們的頭發剪短。凱塞沒有像別的教官一樣向他們發出命令或威脅,他是這樣說的:“先生們,你們都是領導者,應該為你們的部下做榜樣。軍隊對頭發的規定你們是知道的,我今天也要按規定理發,並且我的頭發比某些人的還要短。你們可以對著鏡子檢查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需要理發了。”結果有幾個頭發太長的學員下午就按規定理了發。
當來自別人的認同感逐漸加強之時,自己對自己的認可也會逐漸加深,做事與交際也會隨之變得信心十足,遊刃有餘。為了不斷增強自己的信心,以下一些方法值得借鑒。
1.每天都要自我激勵,當你起床或者開始工作的時候,請對自己說“我是最優秀的”或“我一定能勝任”。
2.定期請老板對自己的工作表現進行評估,確保你沒有偏離工作方向。不要等到年終評估時才去了解你自己在一年當中的工作表現如何。
3.如果發現了你最想要的,就把它馬上明確下來,明確就是力量。它會根植在你的思想意識裏,深深印在你的腦海中,讓潛意識幫助你達成想要的一切。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做不到的事情,隻有想不到的事情,隻要你能想到,下定決心去做,就一定能做得到。
4.你的欲望有多麼強烈,就能爆發出多大的力量;當你有足夠強烈的欲望去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候,所有困難、挫折、阻撓都會為你讓路。欲望有多大,能克服的困難就有多大。
5.與比你優秀的人在一起,當你失敗時,他會幫你檢討總結,為你加油助威;當你成功時,他會提醒你,重新給自己定位。找一個比你要求的還積極的環境陶冶自己,一定要這樣做,因為選擇積極的環境是獲取成功的關鍵。
愛默生說:“人無所謂偉大或渺小,任何一個人都會由自己來主宰並且走向成功,任何一個人都有大於自身的力量,這就是你自己。”所以,按照智者的名言至理,在美好而充滿希望的康莊大道上,不斷充實壯大自己的雄心,終有一天你會取得成功。
“大不了回到原點”的豁達觀
有這樣一則故事:
佛印正坐在船上與東坡把酒話禪,突然聽到一個聲音:“有人落水了!”
佛印馬上跳入水中,把人救上岸來。被救的原來是一位少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