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人際交流的技巧(4)(2 / 2)

“我不知道後來她有沒有采用我的方法。但很顯然,自那次談話之後,她就再沒出現過拚錯字的錯誤了。”

承認自己的錯誤,就算你還沒有改正過來,也可以幫助改善他人的行為。請看克萊倫斯·澤休森講述的故事。

他偶然發現自己15歲的兒子正學著抽煙——“我自然不願意大衛抽煙,”澤休森說道,“但是他的媽媽和我都抽煙,我們給孩子作出了不好的榜樣。我告訴大衛說,自己如何在年輕的時候開始抽煙,如何為煙癮所害,到現在已經是無法戒除了。我提醒他,我因抽煙已咳嗽得很厲害,如果他抽上個幾年,情形也會跟我一樣。”

“我打他罵他,也沒有阻止他不抽煙,我隻是指出自己如何染上煙癮,然後身受其害的事例影響他。”

“大衛想了一陣子,決定在高中畢業前暫不抽煙。好幾年過去了,大衛一直沒有再抽煙,也沒有想抽的意思。”

“自那次警告孩子後,我也決定戒煙,由於家人的支持、幫忙,我終於成功了。”

記住,在指責別人之前,要先想想自己的錯誤。

給他授予一種權威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歐洲各國狼煙四起,烽火連天,其規模之大,在人類史上是亙古未有的。美國政府極為驚駭。人們希望的和平能夠得以實現嗎?沒有人知道這一點。但威爾遜總統決心嚐試,他要派遣一位私人代表作為和平特使,與歐洲軍方進行協商。

主張和平的國務卿勃拉恩很想獲得這次機會,他明白這是使自己名垂史冊和建功立業的一個大好機會。但威爾遜卻委派了另一個人——他的好友赫斯上校。赫斯上校當然很榮幸,然而他還有一個麻煩,他得將這一消息告訴勃拉恩並且不能觸犯他。

赫斯上校在他的日記中寫道:“當聽說我要到歐洲去做和平特使時,勃拉恩顯然非常失望,他曾經殷切希望自己去幹這事。”

“我回答說,總統以為任何人正式去幹這事都不大適宜,而派他去則更會引起注意,人們會覺得納悶,為什麼他到那裏去……”

赫斯上校是巧妙地暗示了勃拉恩,他在總統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國際社會的聲望。這樣便使勃拉恩獲得了一種滿足。

赫斯上校的精明和智慧使他取得了國務卿的諒解。其實,他在處理這一事情的過程中遵守了人際關係中一個重要的準則:永遠讓對方樂於做你所提議的事。

卡彭將這種方法運用得爐火純青。有時他必須推掉許多演講邀請,有來自朋友的,也有來自一些很重要的學術機構的。然而他做得很巧妙,他既推辭了對方,又令對方滿意。

那麼他是怎樣做的呢?他沒有隻是簡單地說太忙,也沒有推三阻四,而是在表示對邀請的感謝和對不能與會的抱歉以後,馬上推薦另一個人去代替他。這就是說,他不給對方使他們雖然沒有達到目的,但也不至於十分掃興。

拿破侖在征服歐州後,共頒發了1500枚十字徽章給他的兵士,提升18位將軍為“法國大將”,稱他的部隊為“大軍”,人們都笑他是稚氣未脫。

還有人批評拿破侖是給老練的精兵一些“玩物”,而拿破侖卻回答說:“人們本來就受著玩物的統治。”

拿破侖用這種給人授銜或授人權威的方法統治大軍,橫掃歐州。我們今天使用這種辦法,同樣能有所收益。

恩尼斯特·傑安特,住在紐約史卡斯達爾。她因為一群男孩時常跑過她的草地,損毀了她的草地而苦惱。她曾斥責或哄騙他們,但兩者都沒效。於是她試著給那群孩子中最壞的一個孩子一個名號,給他一個權威感。她命他做她的“探長”,由他負責驅逐所有入侵草地者。這解決了她的問題。她的“探長”在後院燒起一堆火,燒了一塊烙鐵,並威嚇其他的孩子,別踏進草地,否則他就要給他們烙上一個記號。

顧無他人的麵子,使其樂於接受你的建議;給予高尚的“頭銜”,使之發揮高度的榮譽心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