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1 / 3)

為登基太子求助孫廷敬,建新朝將軍萌生隱退意

孫廷敬坐著轎子由三個太監帶路往皇宮方向走去。可是到了一個拐彎處,轎子突然折到了一個巷子裏,然後穿過小巷來到一條街上。孫廷敬心存狐疑但又不好問,最後轎子停在了一間酒樓前。太監掀起轎簾道:“將軍,主子就在樓上,請將軍自行上去。”

孫廷敬下得轎來,看了看這間酒樓。隻不過是間普通的酒樓,太子怎麼會在這個地方?他看了看三個太監,這三人分明是東宮的人,那麼太子的確在此。孫廷敬隻好硬著頭皮上了樓。來到二樓雅間門口,就看到了兩個壯漢,壯漢看到孫廷敬道:“將軍請進!”說著就推開了房門,孫廷敬進門口馬上就把門關上了。

“將軍,你來啦?”從幔帳後走出一個身著紫衣的中年男子,他就是當朝的皇太子趙曙。

孫廷敬一見到太子忙跪下行禮道:“臣,孫廷敬參見太子殿下!”

太子忙扶起他道:“將軍請起!”然後吩咐身邊的一個太監倒上新茶,說道:“孫將軍,坐吧,不必如此拘禮,這裏又不是大內。”

孫廷敬垂手站在一邊,道:“太子殿下在上,豈有臣下同坐之理?”

太子笑了笑道:“孫將軍見外了。”說著拍了拍身邊的椅子道:“還是坐下來說話吧。”

孫廷敬作了揖道:“多謝太子殿下賜座。”然後就坐了下來。

“你今日剛到京吧?”太子喝了口茶問道:“將杭州將軍楚興南的女兒迎娶回來啦?”

“是,今日剛到京。多謝太子殿下掛心了。”孫廷敬心道:為什麼太子對我的行程了如指掌?今日又如此神秘的相見,到底是出了什麼事?雖然他心中疑問連連,但是麵上仍然鎮定自若。

皇太子笑了笑道:“令郎孫伯英已經十九了吧?兩年前他在禦前的文采展露讓本宮記憶猶新啊!一看就知道是個人才。”他看了一眼孫廷敬道:“可是他離開官學後就在京郊的軍營中當了個小小的參將。孫將軍,您還真是護犢情深啊!”說著搖著扇子微笑道:“怎麼?怕令郎鋒芒太露而會招致殺身之禍?”

“太子殿下言重了!”孫廷敬說道:“犬兒心智未成熟,臣這個做父親的隻是想讓他從最基礎的做起,以此來鍛煉他的意誌。”

太子笑了笑道:“孫將軍毋庸緊張,本宮也是問問而已。”他搖著扇子道:“所謂大登科後小登科,令郎就要娶親了有沒有想過讓他的事業有所成啊?來個雙喜臨門。”

孫廷敬看了看太子,立刻站了起來拱手道:“今日太子殿下召臣來此,臣實在不明其中緣由,還望太子殿下明示!”

太子合起了扇子,道:“好!將軍既然這麼問了,我也就不再說什麼客套話了。”說著他朝身邊的太監看了一眼,那太監心領神會的退了出去,守在了門外。太子站起身來,走到孫廷敬身邊,說道:“皇上的大限就在這幾日了。”

“什麼?”孫廷敬吃了一驚,他怔怔的看著太子。

“你也應該知道皇上膝下無子,而本宮雖身為儲君但畢竟不是萬歲的親生子。”太子把手搭在了孫廷敬的肩膀上道:“所以本宮需要將軍的相助,幫助我順利登基。”

“我?”孫廷敬在得知皇上大限在即後就已經猜出了太子的幾分用意。“太子殿下乃是皇命天授,將來登基為帝是順理成章之事,為何要臣相助?”

太子皺了皺眉頭道:“本宮幼時皇上對我十分寵愛,可後來以太子之名入主東宮後皇上就對我頗有成見,朝中一些臣子對本宮的一些政績也頗有微詞。現在皇上說話已不能成句,本宮唯恐有人會在皇上駕崩時伺機謀反!”他轉過身對孫廷敬說道:“將軍管轄著京城七成的守軍,隻要有將軍的相助本宮就能順利登基為帝!”

孫廷敬看了看太子,道:“太子是否太過多慮了?如果皇上對太子不滿,那早就應該有所行動。而到了現在太子都穩居儲君之位,可見皇上並無廢立太子之意。”

“哼!你以為他不想廢了本宮嗎?”太子突然激動起來,“本宮處處謹慎,就是擔心他一不高興就會把我給廢了,這些年我過的是什麼日子,將軍知道否?”他憤憤地說道:“如今已經快到大功告成之日了,本宮不想在此時機掉以輕心而滿盤皆輸!”他握著孫廷敬的手道:“孫將軍,本宮能否順利登基就全靠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