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2 / 3)

孫廷敬皺了皺眉,想了想道:“臣效命於朝廷,隻要太子殿下一朝是我大宋的儲君,臣就會誓死保護太子殿下登基稱帝!”

“好!”太子立刻高興起來,愁眉舒展開來,“有將軍這句話本宮就放心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氣道:“將軍放心,一旦本宮登基為帝後一定不會虧待將軍以及將軍的幾位公子的!”

今晚是卓瑄來到這個家後第一頓晚飯,林鳳荷命人準備了上好的宴席來為這個長媳接風。酒菜早已備下,但是孫廷敬就是遲遲不歸,大家都圍坐在席邊焦急地等候著。

到了酉時末刻孫廷敬才心事重重的回來了。林鳳荷見他回來了忙迎過去道:“老爺,你可回來了,我們等了你好久了。”

孫廷敬想著剛才太子對他說的話,於是說道:“你們吃吧,我回書房去。”

他剛要走,林鳳荷一把揪住了他的衣袖,輕聲在他耳邊說道:“今天是卓瑄第一次和我們一起吃飯,你不在場像什麼樣子!”

“啊呀!你瞧我!把這事兒給忘了。”孫廷敬一拍腦門兒,忙展露出了笑容說道:“來!來!來!大家吃飯吧!”說著就往正中的座位上一坐。

“爹,您剛才是......”伯英看到父親進來時的樣子就知道有什麼事情發生。

還不等伯英發問,孫廷敬就笑著說道:“今天是卓瑄第一次和我們一起吃飯,伯英啊,你可要多給卓瑄添菜啊!”

父親這麼說顯然是不讓伯英在這個時候問問題,伯英會意的點了點頭道:“是,爹爹。”

家宴在極其融洽的氣氛下結束了,伯英把卓瑄送回房後就跑來找仲雄一起前往書房找父親問明事由。

“把卓瑄送回房了?”伯英一進書房門孫廷敬就頭也不抬的問道。

“嗯,我送她回房了。”伯英道:“爹,剛才您隨那三個公公進宮發生了什麼事啊?”

孫伯英一邊看著手中的《孫子兵法》,一邊說道:“你趕了多日的路,也不早點去休息?”

“爹!我和大哥擔心你嘛!”仲雄見父親詞不達意的有些焦急的說道:“爹,我和大哥現在也長大了,也能為您分擔一些事情了,您就告訴我們吧。”

孫廷敬放下書,看了看兩個兒子,道:“嗯,我的英兒和雄兒是長大了。好吧,有些事情也是改教教你們了。”說著他揮了揮手,示意伯英把門窗都關上。兄弟倆七手八腳的把窗門都關上了,然後認真地站在父親身旁準備聽父親說出緣由。

孫廷敬盡量用輕鬆的口吻把剛才發生的一切都對兩個兒子說了。說完後,隻見伯英皺著眉頭問道:“爹,您真的答應太子啦?”

“爹,您是否應該考慮一下,看看局勢再說啊?”仲雄問道。

孫廷敬笑了笑道:“你們不必緊張,聽為父給你們解釋其中的緣由。”他喝了口茶道:“我答應太子幫他是因為皇上雖然對他有些不滿,但是至今都沒有提過廢立太子的事情,可見皇上並無廢太子之心。”他頓了頓接著說道:“沒錯,自從太子入主東宮後皇上對他是沒有小時候那麼親近了,特別是近幾年皇上身子不好,太子大部分時間都在監國,所以皇上對太子就顯得更加嚴厲和疏遠了。故而有人傳出皇上對太子不滿,而我們這位太子生性就多疑,也就對此有所提防了。”

“爹,雖然您能肯定,但是萬一最後皇上有遺詔另立新君呢?到時候您還是站在太子一邊嗎?”仲雄問道。

“這個問題不能說沒有可能。”孫廷敬回答道:“可是太子已經被立為儲君多年,他日常的讀書都是以一個國君的身分來教授的,而且這些年他幫助皇上監國也無過失,相反還有過幾件不錯的政績。放眼眾多皇親國戚中,能有此安邦定國能力的也就隻有當今太子一人,如果真的在皇上臨終時發生了另立新君的事情,為父也會以國家社稷為重而輔助太子登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