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爹已經決定了,那我們兄弟倆也堅決地站在爹這一邊。”仲雄堅定地說道。但是他歎了口氣道:“可惜我同大哥的職位太低,不能相助爹爹。”
“如果我沒有估計錯,明天就會有旨意。”孫廷敬看了看伯英道:“太子會升你的官,應該不會低於中將這個職位,應該會讓你負責皇宮的守衛。而仲雄本來就在守城的護軍中當差,太子應該會讓你管轄部分的守軍。”
“我們?”伯英和仲雄異口同聲地問道。
孫廷敬說道:“你們不要管那麼多,隻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其他的事情交給爹來處理。”說著孫廷敬推開了窗子,看著天空中懸掛著的月亮,歎道:“唉~~皇上的大限也就在這幾日了。”說著他突然回頭囑咐伯英和仲雄道:“你們千萬記住,不可把此事告訴任何人!我不想讓家中女眷擔憂,特別是卓瑄,她剛進孫家不要讓她過於擔心。還有就是叔豪和季傑,他們兩個年紀還小,我擔心他們口不嚴。”
“知道了,爹!”
果然,第二天下午,宮裏就派了人來宣讀早朝時剛下的旨意,封孫伯英為禦林軍中將,不日接管皇宮大內的部分禦林軍;又封孫仲雄為參將,負責京城東南兩門的防衛。就在接到旨意的當天,太子就派人催促二人上任接管了,還調派了兩人的一些舊部過來協助二人。
嘉祐八年(1063年)四月初一的傍晚,宮裏突然傳來消息,仁宗皇帝趙禎快不行了。孫家父子三人趕忙各自回到軍營,準備新皇登基的守衛工作。全城開始戒嚴。
孫廷敬趕到宮裏,此時朝中的重臣們都已經聚集在金鑾殿上,等候著後宮傳來的消息。到了晚上戌時時分,後宮傳來仁宗皇帝駕崩的噩耗眾臣都伏地痛哭起來。不一會兒,後宮的內侍們就攙扶著曹皇後和太子趙曙到了金鑾殿。由大學士宣讀仁宗皇帝的遺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太子趙曙,為人寬和忠孝、睿智敏達,甚肖朕躬。著,即皇帝位,克承大統。
欽此
遺詔一經宣讀,眾臣們就開始朝拜新君。新皇帝趙曙當場即位,曹皇後被冊立為皇太後,接下來除了辦理先帝的後事外,趙曙立刻召見了曹儼和張繼先,讓他們分頭前去幾個與其對立的朝中重臣家中,革去他們的一切職務後將他們及其家人一並抓捕起來,聽候發落。
孫廷敬已經答應了太子相助,此時根本不能有任何的反對。太子拉攏他就是為了讓孫家父子看緊京城,不讓他的一切政敵有逃脫的機會。
一夜之間,軍隊查抄了六七個朝臣的家,抓獲了數百人。看見路上陸續送往獄神廟的人,孫廷敬心中極不好受。他沒有想到這位平日裏戰戰兢兢做人的太子,竟然會如此的無情。先帝仙逝不到一個時辰,就誅殺了先帝的幾位重臣。突然之間,孫廷敬萌生了隱退的想法。
第二天一早,新帝英宗正式登基為帝,改元治平,是為宋英宗。新帝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犒賞有功之臣,曹儼加封為太子太保,晉一品。張繼先加封為太子少保,晉從一品。孫廷敬晉二品,賜禦前行走參政,食雙祿。
接完旨意,孫廷敬看著手中的聖旨,心生寒意。他默不作聲的回到書房,寫下了辭呈。寫完後就帶著聖旨和辭呈進了宮。
“孫將軍急匆匆的來見朕有什麼要事嗎?”英宗問道。
孫廷敬雙手奉上聖旨道:“皇上的恩澤,臣受之有愧,望皇上收回成命!”
“怎麼?孫將軍覺得這個安排不好嗎?”英宗笑了笑道;“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好了。”
孫廷敬跪地雙手遞上辭呈道:“臣已寫好辭呈,望皇上恩準臣告老還鄉。”
“告老還鄉?孫將軍尚值不惑之年,何來告老?”英宗皺了皺眉頭,顯出了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