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辭官英宗坦誠言挽留,遇國喪婚禮無奈將延期
英宗接過孫廷敬的辭呈粗粗的看了一下,微微一笑道:“孫將軍的措辭還真是不錯啊!”他把辭呈往禦案上一擱,道:“朕就當沒有收到過這封辭呈。”說著他走下禦階雙手扶起跪在地上的孫廷敬,說道:“孫將軍,無論是誰坐在這個皇位上,您都是我大宋的大將軍!您無需因為朕而辭去職務,這樣是朝廷的損失也是我大宋的損失。”
孫廷敬抬頭看著英宗,道:“陛下,臣......”
“將軍要告老還鄉,其中緣由朕也能猜出幾分。”英宗看了看孫廷敬,道:“你對朕在先帝崩逝當晚的所為有些意見,是吧?”
英宗看穿了孫廷敬的心思,孫廷敬垂手站在一旁不言語,此刻已無需多說話了。
英宗笑了笑,繼續說道:“孫將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說法您應該懂吧?”
“陛下,雖然如此,但是陛下在先帝屍骨未寒之時將朝中重臣如此趕盡殺絕,實為不仁!”孫廷敬忍不住把心裏的話說了出來。要知道直指皇帝不仁,這罪名可大了去了。
英宗非但沒有發火,而是一笑莞爾。“孫將軍終於把心裏的話說出來了。”他繞著孫廷敬走了一圈道:“因為朕監國期間所實施的那些新政觸動了那幾個老臣子的利益,所以他們一直對朕深有不滿。在先帝病重期間他們還不斷進言要先帝廢黜朕這個太子而另立他人!這也是為什麼當時朕要求助於孫將軍的原因。”英宗隨意的坐在了禦階上,說:“對了,不知孫將軍對朕的新政有何看法?”
孫廷敬拱手說道:“陛下的新政的確有革新之意,彌補了前朝在吏治上的漏洞。”他歎了口氣道:“但是陛下,您這麼做實在是讓人心寒哪!招人口舌不說,對陛下日後的施政也會帶來阻撓的。”
“嗯,你說的很對!”英宗點了點頭道:“這些道理朕都知道。但是朕不得不這麼做,朕畢竟不是先帝的親生兒子,如若他們想在先帝崩逝當晚策動政變簡直是易如反掌!朕不得不先下手為強!那幾個老臣子知道朕一旦登基一定會對付他們,他們如要廢黜朕也會選擇在那一晚,因為他們算準了朕不會在先帝離世當晚對他們有所行動。所以朕就要出其不意!他們越認為朕不敢,朕就偏要這麼做!”英宗看了一眼孫廷敬,道:“孫將軍,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當年秦王李世民為了帝位也手刃親兄弟,朕今日所為也是為了朝局的穩定,以免帶來一場不必要的政治風暴,到時候牽扯進去的朝中大臣就不止是這麼六七個了......”英宗認真地看著孫廷敬,問道:“孫將軍,你認為皇親國戚中能克承大統的除了朕之外還有其他人嗎?”
皇帝的突然發問讓孫廷敬有些措手不及,他仔細的想了想後說道:“在年輕一輩的皇室子弟中的確隻有陛下能擔此大任。”
英宗聽後淡淡的笑了笑,道:“不是朕自傲,朕也是這麼認為的。相信孫將軍不是敷衍朕,否則憑您的謹慎當時也不會答應幫助朕。朕一定要保住這個皇位,為天下蒼生謀福祉,所以朕不能心慈手軟,為了自己的名聲而輕易放過機會,就算日後不能留名青史,朕也無憾!”說著英宗站起身來走到孫廷敬的身邊,拍著他的肩膀道:“孫將軍,您是朝廷的棟梁,我朝自真宗皇帝後武將乏缺,昔日的楊家也是人丁單薄,難堪重任。您是武將之中首屈一指的名將,朕真的不想為了此事而失去你的輔弼。留下來,幫助朕治理好朝政吧?”說著他轉身走到禦案前拿著那份辭呈走了過來,將辭呈放在孫廷敬的手中道:“這辭呈孫將軍拿回去吧。”
孫廷敬手裏拿著辭呈,抬頭看著英宗。皇帝眼中顯露出來的躊躇滿誌讓忠孝仁義的孫廷敬感到了安邦定國的無限責任,大丈夫理應為國犧牲,更何況這小小的芥蒂?如果眼前的這位天子真的能給天下蒼生造福,那他孫廷敬也義不容辭的向佐其左右。於是孫廷敬拱手道:“臣願輔助陛下!”
“好!”英宗立刻眉開眼笑的說道:“有將軍的相助,朕簡直是如虎添翼!”接著英宗有些愧意的說道:“聽說孫將軍本來在這幾日就要娶長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