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取了一組跳蚤放入一個透明玻璃瓶中,然後蓋上透明瓶蓋。跳蚤生來就是要跳的,所以它們在瓶子裏不停地向上跳,在一次一次的碰到瓶蓋後,跳蚤聰明地調整了自己跳的高度:剛好接近瓶蓋,但是不碰到瓶蓋。這樣過了幾天後,科學家拿走了瓶蓋,然而跳蚤並不知道瓶蓋已經不在了,還是自顧自地跳著,卻沒有一隻跳過原來的高度,從而跳出玻璃瓶。後來科學家用火在瓶底加熱,結果所有的跳蚤都在第一跳時跳了出來。
這就是科學上講的“自我設限”。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一件事,由於自我的設限,也許就會永遠做不成。所以,有人說自己是天堂,也是地獄,關鍵就看你對自己怎樣看待。
是誰限製了你的發展
今天晚上,當喬治先生(該公司的董事長)站起來致辭時,你可能無法想像我當時多麼悲傷。喬治先生和我一起進入公司,但是他很上進,節節攀升,我卻不然。我在公司領到的薪水最高不過7250美元,而喬治先生的薪水卻是我的10倍,還不包括種種紅利以及其他福利在內。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總是認為喬治先生並沒有比我聰明多少,他隻是不怕吃苦,經得起磨煉,能完全投入工作,而我沒有做到這一點。
對我而言,公司內外有很多晉升的機會,例如我在公司待了五年後,有一次公司要我到南方去掌管分公司,但是我自己因為感到無能為力而拒絕了,每次當這種絕好的機會到來時,我總是找一些借口來推托。現在,我退休了,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什麼也沒有得到,真是往事不堪回首啊。
這是哈利先生的肺腑之言,在他的一生中,他一直遊移不定,沒有任何實際目標可言。他懼怕真正地麵對生活,害怕挺身而出,害怕承擔責任,連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活著隻是虛度年華。而與他同時進入公司的喬治先生卻已經由於工作努力而成為董事長。
同樣的人,相近的資曆,怎麼會產生這麼大的差別?原因就在於哈利先生不思進取,消極地麵對生活。他的自我限製使他一生都陷於庸碌之中,和喬治先生相比,無異於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阿諾德和布魯諾同時受雇於一家店鋪,拿著同樣的薪水。可是一段時間後,阿諾德青雲直上,而布魯諾卻仍在原地踏步。
布魯諾很不滿意老板的不公正待遇。終於有一天,他到老板那兒發牢騷了。老板一邊耐心地聽著他的抱怨,一邊在心裏盤算著怎樣向他解釋清楚他和阿諾德之間的差別。
布魯諾:老板說話了:您去集市一趟,看看今天早上有什麼賣的東西。
布魯諾從集市上回來向老板彙報說:“今早集市上隻有一個農民拉了一車土豆在賣。”
“有多少?”老板問。
布魯諾趕快戴上帽子又跑到集市上,然後回來告訴老板說一共有40袋土豆。
“價格多少?”
布魯諾第三次跑到集市上問來了價格。
“好吧。”老板對他說:“現在你坐在椅子上別說話,看看別人怎麼說。”
然後老板把阿諾德叫來,同樣讓他到集市上看一看。
阿諾德很快就從集市上回來了,他向老板彙報說:“到現在為止隻有一個農民在賣土豆,一共40袋,每公斤兩角錢,土豆質量不錯,我帶回來一個讓您看看。這個農民一個鍾頭以後還會運來幾箱西紅柿,據我看價格非常公道。昨天咱們鋪子的西紅柿賣得很快,庫存已經不多了。我想這麼便宜的西紅柿老板肯定會要進一些的,所以我不僅帶回一個西紅柿做樣品,而且把那個農民也帶來了,他現在正在外麵等回話呢。”
此時老板轉向布魯諾說:“現在你知道為什麼阿諾德的薪水比你高了吧!”
因為態度的不同,同樣的工作會幹出不一樣的效果;而幹同樣工作的人,也會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由於自我的限製,布魯諾失去的不僅僅是老板的器重,更重要的是他對自我的限製耽擱了寶貴的時間和商機,而且不論他做什麼事情,都會因此受到限製。
搬掉心中的頑石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菜園裏擺著一塊大石頭,寬度大約有四十公分,高度有十公分。到菜園的人,不小心就會踢到那塊石頭,不是跌倒就是擦傷。
兒子問:“爸爸,那塊討厭的石頭,為什麼不把它挖走?”
爸爸這麼回答:“你說那塊石頭喔?從你爺爺小時,它就一直放在那兒了,它的體積那麼大,不知道要挖到什麼時候。再說費事挖石頭,還不如走路小心一點,還可以訓練你的反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