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你到底是為了誰而工作(2 / 2)

相信很多人有過和奎爾類似的經曆,所以,在你麵臨和奎爾一樣的後果之前,當你開始推諉責任、喪失工作激情、對工作產生怨恨的時候,請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靜靜想一下這個簡單而又深刻的問題:你在為誰工作?

薪水隻是對你工作的一種報償方式,老板隻是發給你薪水的人,而你,要為自己而工作。

對工作心懷感激

一位心理學家在一項研究中,為了實地了解人們對於同一個工作在心理上所反映出來的個體差異,來到一所正在建築中的大教堂,對現場忙碌的敲石工人進行訪問。

心理學家問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工人沒好氣地回答:“在做什麼,你沒看到嗎?我正在用這個重得要命的鐵錘,來敲碎這些該死的石頭。而這些石頭又特別的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這真不是人幹的活兒。”

心理學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二位工人無奈地答道:“為了每天500美元的工資,我才會做這件工作,若不是為了一家人的溫飽,誰願意幹這份敲石頭的粗活兒?”

心理學家問第三位工人:“請問您在做什麼?”

第三位工人眼中閃爍著喜悅的光芒:“我正參與興建這座雄偉華麗的大教堂。落成之後,這裏會有許多人來做禮拜。雖然敲石頭的工作並不輕鬆,但當我想到將來會有無數的人來到這兒,在這裏接受上帝的愛,心中就會激動不已,也就不感到勞累了。”

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環境,卻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

第一種工人,是完全無可救藥的人。可以設想,在不久的將來,他可能不會得到任何工作的眷顧,甚至可能是生活的棄兒。因為他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任何的熱情,甚至沒有找到一個將其做好的理由,這樣的人做不成任何事情。

第二種工人,是沒有責任感和榮譽感的人。對他們報有任何指望肯定是徒勞的,因為他們抱著為薪水而工作的態度,為了工作而工作。他們不是企業可信賴、可委以重任的員工,必定得不到升遷和加薪的機會。而且由於他們的生活需求沒有得到最大程度的滿足,或多或少的,他們失去了部分的生活樂趣。

第三種工人呢,是具有高度責任感和創造力的人。在他們身上,看不到絲毫抱怨和不耐煩,相反,他們充分享受著工作的樂趣和榮譽,同時,因為他們的努力,工作也帶給了他們足夠的尊嚴和實現自我的滿足感。他們不僅真正體味到了工作的樂趣、生命的樂趣,而且他們才是最優秀的員工,才是社會最需要的人。

工作是什麼?翻開各國的權威字典,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解釋如出一轍: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務;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這種解釋雖然帶有太多的宗教色彩,然而它們卻傳達出了一個共同的思想: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是違背上帝意願的人,他們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

所以,我們應該感激工作,因為工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我們寒窗苦讀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力以及我們的協調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台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並賦予我們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一種活著的理由。

因此,美國前教育部部長、著名教育家威廉·貝內特說:“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讓我們像第三種工人那樣,為擁有一個工作機會而心懷感激,為生命的尊嚴和人生的幸福而努力工作吧。

規避箴言:

工作質量往往決定生活質量。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一生的職業,就是他誌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千萬不要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樣你也就放棄了自己的理想。

我們不是為老板工作,也不是為薪水工作,而是為自己工作,為了在工作中體現自我價值,在工作中找到快樂,在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才會有一份自豪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