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你到底是為了誰而工作(1 / 2)

你是否曾經因為工作的枯燥乏味而消極怠工;你是否曾經因為薪酬低廉而怨天尤人;你是否曾經因為自己覺得沒有得到老板的重視而牢騷滿腹……相信大多數人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為什麼會消極怠工、怨天尤人、牢騷滿腹?真的是工作乏味、薪酬太低、自己沒被重視嗎?不是,是因為我們沒有搞清楚自己在為誰工作。

你在為誰工作?是為領導、公司、老板嗎?不是,正如一位哲人所說:“工作中收獲最大的就是自己。”

工作不是一種簡單的雇傭關係

“我隻拿這點錢,憑什麼幹那麼多工作”“我為公司幹活,公司付給我報酬,這是等價交換”“工作是跳板,何必那麼認真,說得過去就行”,類似這種“我不過是為老板打工”的想法很普遍。在很多人眼裏,工作隻是一種簡單的雇傭關係,做多做少,做好做壞,對自己意義不大,達到要求就行。

事實並非如此,懷有這種想法的人不過是在有意無意地為自己的懶惰和瀆職尋找理由。他們有的覺得領導對他們的能力和成果視而不見;有的說公司的薪酬體製不合理;有的說老板太吝嗇,付出再多也得不到相應的回報。然而,如果一個人總為工作之外的事情大傷腦筋的話,他就看不到工作中成長的機會,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技能和經驗,從而影響自己的發展。

其實,一份工作並不隻是一種謀生的手段,也不能說我們工作就是給老板賺錢。它對於個人的意義非常重大,因為它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我們可以通過這個舞台向別人展示自己,為自己創造一個發展的機會。

一位大學生畢業後到一家公司做銷售,一年後公司經營不善,瀕於倒閉。大多數員工每日人心惶惶,無心工作。這位年輕人卻還像過去一樣,勤奮工作,站好最後一班崗。公司關門後,老板馬上把他介紹給自己的一位朋友——一家大公司的老總,並告訴那位老總說:這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幾年後,這位年輕人成了這家大公司的營銷總監。

所以說,工作是我們成長中的另一所學校,現在的努力並不完全是為了現在的回報,更是為了未來。老板可以控製我們的薪水,可是他無法控製我們提升獲得更高待遇的工作能力。

因此,無論遇到什麼情況,我們都不應該為自己尋找抱怨、偷懶、瀆職的借口,因為我們不僅僅是為老板工作、為工資工作,更是為自己工作,為自己的未來工作。

努力工作吧,因為工作不僅給我們帶來了薪酬、豐富了我們的經驗、提升了我們的能力,而且會為我們下一步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遇。

要為自己而工作

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找到第一份工作後,大概有半年多時間,老板沒給他漲工資。他感到很生氣,覺得老板根本沒有重視他。這個年輕人很傲氣,覺得自己的才華在這個小公司裏被埋沒了,為了尋求更高的薪水,他遞交了辭職報告。臨走時,老板告訴他:不要想著掙太多的錢,要學更多知識;不要心太高,要把心歸零。

結果這個年輕人雖然離開了那個單位,老板的這句話卻一直響在他耳邊。因為老板的這句話使他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因為薪金和老板的原故辭去自己的工作。

的確,人生離不開工作:工作不僅能掙錢養家糊口,同時,有難度的工作更能鍛煉我們的意誌,開發我們的才能;與同事合作,能培養我們的團隊精神,與客戶交流能訓練我們的品性。不管做何種工作,都應該將心態歸零,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次任務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次通往成功的機會。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作是為了自己。

奎爾是一家汽車修理廠的修理工,從進廠的第一天起,他就開始不停地發牢騷,什麼“修理這活太髒了,瞧瞧我身上弄得”,什麼“真累呀,我簡直討厭死這份工作了”……每天,奎爾都是在抱怨和不滿的情緒中度過。他認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隸一樣賣苦力。因此,奎爾每時每刻都窺視著師傅的眼神與行動,一有空隙,他就偷懶耍滑,總是應付手中的工作。

轉眼幾年過去了,當時與奎爾一同進廠的三名員工,各自憑著自己精湛的手藝,或另謀高就,或被公司送人大學進修了,獨有奎爾,仍舊在抱怨聲中做他的修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