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討逆大計(1 / 3)

六人相互見禮之後,良報國將今日聚會的主要議題提了出來,今日要談的居然是楊家老宅縱火案。

太子可能知道楊少棠會這麼想,他謙和地站了起來,看著楊少棠:“楊少俠,本王可以稱你少棠嗎?”

楊少棠榮辱不驚地回答:“太子為君,少棠為民,隨太子稱呼!”

“有一些往事,少棠你可能不知,今日本王也有必要告之一二。”

太子目光如炬,思緒如潮,慢慢講起當年的往事:“令尊忠勇伯在世之時不僅是國之肱股,也聖上的良臣益友。當年聖上還在上驪院讀書的時候,忠勇伯與黃懷玉同為皇子伴讀,師從大學士聶瑛聶大人,忠勇伯自幼與聖上感情甚好。十年前忠勇伯為國捐軀,聖上親往白水祭慰英靈;八年前楊家老災被人縱火,眾人皆以為夫人及你已葬身火海,聖上十分自責,再次親自將夫人的骨灰及你的衣冠送至忠勇峰下與忠勇伯合葬,並在墓前起誓定要還楊家一個公道。

當年朝廷並非沒有徹查此案,而是在查案過程中發現蛛絲馬跡均與安鑲之亂有關,朝廷怕那些亂臣賊子的餘孽得知此消息後,又會蠢蠢欲動,若真是那樣,那麼剛剛經曆完戰亂的朝廷再也無力應對,因此才讓官府不了了之,並交由東郡王私下委托仁義莊查辦,且主辦人為你父舊部良報國。這些年來,若非有朝廷的支持,仁義莊也無法查清此事,這不僅僅是一個王朝對於忠臣的承諾,也是全了聖上對發小的一番情誼。若是以往種種讓少棠寒了心,那麼今日本王在此向少棠起誓:本王一定會不負聖上所托,定要緝捕真凶,為國雪恥,為少棠報殺母之仇!”說完神情決定地看著遠方。

楊少棠聽到太子一一述說,回想到過往種種,心中感喟萬分,他以為人走茶涼,朝廷早就忘了父親舍身為國的義舉,以為那些死後的榮寵不過是做給活人看看的樣子,他的心早就涼了,他改了名遠走他鄉,想著要憑著自己的力量去報仇,然而憑一己之力去查清整件事件何其艱難。

這些年他查了很多,也找到了很多線索,但始終無法完整地串地整個事件,直到今天他終於有了洞悉一切的機會。

他沒想到朝廷依然還記得楊家為國所做的一切;沒想到為君者因為忠臣之後被害,而對行凶者誓不罷休的態度;今日太子與洛小王爺對自己謙和有加,一再表態,並邀自己共商緝凶,就是朝廷向忠臣表明定將還忠臣一個公道。

想到這裏楊少棠胸中心潮澎湃,對著太子深深一躬:“少棠謝太子,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時良報國清了清嗓子,首先向諸位詳細講述了楊家一案的調查結果:當年楊家一案被定義為人為縱火,可是當年卻一直沒有查出是何人縱火,經過這麼多年的反複調查推理,終於找出了一些蛛絲馬跡。

楊家老宅本位於楊府尹老家安西省盤桓縣,楊府尹為國捐軀之後,楊夫人攜子回到了老家老宅住下,盤桓縣是安西省省府,也是太祖皇帝的老家所在,因此盤桓縣十分繁華,而楊家老宅就在盤恒縣的十洋大街上,地理位置屬於盤桓縣的城中心。

楊家被燒當日是初冬深夜,當時天幹物燥,火勢極大還波及了左右兩家,可是那兩家被燒死燒傷的竟都隻有仆人而沒有一個是主人,那麼這兩家的主人哪裏去了?

這一點被發現是因為在火災發生後,當時連楊家在內加上左右兩鄰,共燒死燒傷一十五人,失蹤三人,可見當時火勢之凶,半年後屍體認領陸繼完成,除了楊家本家主仆,左右兩鄰被認的屍體居然都是那兩家府上的仆人。

這一點讓良報國疑慮重重,正是因為這一點被發現,才讓朝廷下定決心徹查,也讓良報國查出在楊家被燒前半年,老宅左右四家竟然都在不知不覺中易了主人,大火當日,四家主人均不在,由此可以斷定四家主人事先肯定知道此事。

而且火災當日居然在起火後小半個時辰裏,楊宅無一人呼救,因此楊宅中人很可能都被人做了手腳,所以確定楊宅中必有內奸,從此線索逐漸打開,可就是這點線索也耗去了仁義莊二年的功夫。

仁義莊查出這四家雖然是被不同的人買走,用的銀票分別來自兩家錢莊,由此可見行凶者是經過了周密的布置的。

但是房屋賣出時間前後相差無幾,看來是因為時間緊迫,行凶者等不及了。

良報國看到這條線索後,一直在想房屋賣出時間前後相差無幾,那麼四家掛牌出售的時間也應該相差無幾,而且無論其中買哪一家的人以及中介,也都應該知道其他三家也在準備出售,好歹都會去看看,畢竟在同一條街上,畢竟買賣房屋從古自今都是大事。

可是通過走訪,發現官府備案中,四家房屋買賣都沒有通過中介,而是由老屋主及新屋主雙方協商後進行的買賣,而且四家房價相差巨大,為了尋訪四家老屋主,又耗去仁義莊三年功夫。

這四家房屋,有的是被重金購走,有的是被威脅利誘強迫買走,還有一家因為不肯賣出,如今連人都無法尋到,看來是被滅口了。同時又從銀莊入手進行調查,通過走訪查證,所有的證據都指向了一個人——平隸將軍。

朝廷從未冊封過平隸將軍,平隸將軍這個名號起於永和四年的寧古拉大漠。

此人原來聞所未聞,後來在永和四年突然冒了出來,成為了寧古拉大漠一夥作奸犯科流寇的首領,因其處事毒辣,行為隱密又頗有軍事指揮才能,他所領導的那夥流寇漸漸成為寧古拉大漠最強的一夥,於是他人稱為平隸將軍。

寧古拉本是苦寒之地,除了一望無際的荒漠就是被流放的罪人和凶悍的馬賊,這些人拉幫結夥,各自為政。

永和四年,那些馬賊們為了搶奪地盤在寧古拉大漠進行了一場混戰,那時朝廷剛經過安鑲之亂,無力再出兵平亂;而且在朝廷看來,一場混戰可以讓那些汙合之眾互相殘殺,求之不得,因此朝廷隻是派了燕黎將軍率一萬人馬向征性地在寧古拉大漠邊上轉了一圈。

正是朝廷的此次的姑息,為日後埋下了隱患;也正是這次混戰平隸將軍一舉收服了多、小、散亂的流寇,漸漸形成了一個組織嚴明,結構緊密的組織。

近年來,平隸將軍的勢力不斷擴大,他似乎已經不滿足於在那苦寒之地做個自封的將軍,他再也不願偏安一隅,他的野心越來越大,近兩年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甚至開始稱他為平隸王,朝庭再也不能放任自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