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討逆大計(2 / 3)

良報國呷了一口茶水,放下了手中的卷宗,歎了一口氣,繼續說:平隸將軍十分狡猾,我們的探子用了很多年都無法打入其中或是得其信任,直至一年前,我們才打進了第一顆釘子,通過對平隸將軍的身材相貌、特征愛好、飲食習慣的觀察打探,可以確認平隸將軍就是與忠勇伯一同墜入江中的安鑲王次子黃懷玉。隻是他是如何獲救的,卻不得而知。

聽到這裏,楊少棠擰緊了眉毛,往事的一幕幕浮現出來。

十歲那年父親與叛軍主帥同歸於盡,為王朝的延續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對於父親對王朝的忠誠,他能夠理解,也引以為榮,他從未因此怨天尤人,也未因此憎恨過安鑲王一眾,在他看來父親與黃懷玉不過是各為其主,隻是父親代表的是正義的一方而已。

八年前因為父親的離去,他隨母親回到了老家,靠著老家幾畝薄田的租金和朝廷的撫恤,日子雖不富裕倒也安定,十二歲的他已經成了母親最大的希望,他努力的學文習武,希望有一天也能象父親那樣征戰沙場。

然而那場大火起得那樣突然,至今還回蕩在他的腦海。

那天他習武習得很晚,可能是太累了,他睡得很沉,不僅是他,他們一家人包括淺眠的母親都睡得很沉。

他的屋子靠近西邊院落裏的小池塘,風是往東吹的,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他被濃烈的煙霧嗆醒來的時候,大火已經燒紅的半邊天,可是火場裏除了火舌的呼呼聲以及房屋燃燒的劈啪聲,一切都是靜悄悄的,靜的無比詭異。

母親的房屋早已被火海吞噬,眼淚已被熾熱的大火烘幹,嗓子也被深烈的煙霧嗆得嘶啞,天地間仿佛隻有他一個人存在。

他看見幾個身影在黑暗中掠過,他的仇恨頓時從心底翻滾而出:倒底是誰要這麼做,為什麼,不過是孤兒寡母而已,能與誰有多大仇恨?

他一路跟蹤幾人,光著腳板,穿著被火舌漂得隻剩絲絲縷縷的布條,在初冬的冷風中跟了那群人三天三夜,終於象個乞丐一樣昏倒在路旁。

再次睡來,映入眼簾的就是年幼的謝炎兒那張笑靨如花的臉。

這些年來,他也查過很多,並從三年前開始參加仁義莊的賞金追捕,這些都是為了查找八年前那場火災的主謀,現在真相即將揭曉,他的心也開始七上八下竄動不已,再也無法保持住昔日那波瀾不驚、一絲不亂的淡定。

他的內心在呐喊,過去他也曾懷疑過平隸將軍就是黃懷玨,但他的內心一直希望那個幕後的主謀不是他,不是那個與父親一同沉入江底的安鑲王次子黃懷玉。

過去他一直固執地認為安鑲王及黃懷玉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殺父仇人,二者不過是立場不同、各為其主,甚至還曾經敬重過那個人有勇氣與父親同歸於盡的對手,父親與他們並沒有私人恩怨,父親所秉承的是一片忠君愛國的赤誠之心。

可是此時良報國拿出一一冊冊卷宗,一樣樣證據,件件指向黃懷玉,黃懷玉真的沒有死,他就是平隸將軍,他就是八年前縱為案的主使,雖然他不明白為什麼黃懷玉會對父親有這樣大的仇恨,甚至把國仇延伸成為家恨,但是此時在他看來,黃懷玉這樣一個公私不分的人隻不過是一介宵小,他連稱梟雄的資格都沒有。

而他——楊少棠將不惜一切代價為父報仇,為母報仇,為國報仇。

說到這裏,太子舉了舉手,示意良報國停下。太子看著楊少棠,對他說:“少棠,你是忠勇伯之後,當日皇上在冊封忠勇伯時,曾下過詔書,這個爵位世襲往替,如今依然有效,我知道當年之事寒了你的心,但是朝廷當年確有苦衷,過往種種前麵我已說過,如果你相信我所說,隻要你願意,這個爵位仍由你楊家世襲。”

說完這些,太子的眼中閃閃發光,他仍舊謙和地看著楊少棠:“如果你不願意,朝廷也絕不勉強,但本王向你保證,即使你不願參與其中,朝廷也絕不放過黃懷玉。”

“太子殿下,現在少棠隻是一介草民,少棠目光狹隘,隻知道報父母之仇,也願為朝廷盡草民之義務,隻是朝堂上的事情,少棠一點不懂,太子休要再提。隻是請太子殿下明示,對於緝捕黃懷玉,剿滅悍匪需要少棠做些什麼?”

太子聽完楊少棠的話,輕輕笑了笑,楊少棠果然不出所料,拒絕還朝繼承爵位,但是他也表明絕對相信朝廷,願與朝廷合作,為家人報仇。

太子緩緩地說:“聖上曾說過:楊府尹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攜妻兒遊曆天下,看來他的遺願將由少棠完成了,既然少棠已經想好,人各有誌,絕不強人所難。洛恒,你把後麵的事向少棠說說。”太子溫潤地轉頭看著徐洛恒。

徐洛恒接過良報國的話頭開始講了起來:“黃懷玉自封為平隸將軍之後,這兩年已經不滿足於偏安一隅,但他所帶領的一幫人馬也不再是當年的精兵強將正規軍,要想憑那些人和朝廷叫板已是不太可能,因此他唯有與朝中居心叵測之人結盟,企圖通過協助他人謀朝篡位來分得一杯羹,隻要篡位成功,日後黃懷玉必有所圖!各位,今日之事滋體重大,往下就要涉及當今朝事,若是不願涉及其中,現在就可以退下了。”

說完番話,徐洛恒的話氣凝重起來,眾人沒想到今日的話題竟然講的這麼深,這黃懷玉真是狼子野心,膽大包天,居然與朝中之人勾結,不禁暗暗揣測朝中之人是誰這樣膽大妄為。

眾人都不說話,大家也都聽了出來,現在的黃懷玉已不僅是當年安鑲王的餘孽、楊家縱火的主案,更是涉及新一輪的奪嫡風波,要想剪除黃懷玉,更是難上加難,隻有依靠更有實力的一方才能完成,今日的聚會,說白了就是一個站邊大會,何去何從隻得各自惦量。

冷了一會兒場,良報國站了起來,一馬當先地說:“太子殿下,洛小王爺,我良報國人如其名,對聖上忠心無二,更何況當今天下好不容易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這是當年皇上英明,得天憐憫,忠勇伯拿命保下來的江山,若要讓這太平盛世再被攪回十二年前的樣子,我良報國不答應。良千是我侄兒,與我老良一條心思!”

眾人聽完良報國一席話,都看著楊少棠,楊少棠思索了一會兒,也站了起來:“少棠秉承父親遺誌。”

徐洛恒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太子,隻見太子微微點了點頭,徐洛恒才麵色凝重地繼續說:“有消息指證,三皇子吳陽王朱離、南河穀女主嫵媚夫人、平隸將軍黃懷玉已然結盟,欲取太子而代之!”說完徐洛恒環視一周,此話一出眾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