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人們形成了社交活動的一般規則。比如見麵打招呼、送別時表達祝願,都是從關注人的心靈出發設計的一種約定。而在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社交範圍日益擴大,在不同的社交場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交禮儀。
禮儀為人們的社交活動提供了一般意義上的行為規範,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我們的社交成本,提高了辦事效率。比如,朋友之間相互介紹時,有介紹自己、介紹他人的禮儀;商業活動中拜見客戶時有遞送名片、邀約會麵、上門拜訪的禮儀:在往來過程中有電話、書信、電子信函、禮品的禮儀。
這些禮儀是複雜的,瑣碎的,卻又是社交活動中必不可少的。在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學習各種交往的禮儀,養成這樣一種習慣,可以提高我們的“辦事”能力,所謂“人情練達即文章”就是這個道理。
在社交活動中,我們要掌握必要的“社交禮儀”,從而提升自己的人際交往素質與能力。當代社會是開放和自由的,社交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我們溝通心靈、建立友誼、獲得幫助與支持,都離不開社交;而為了成功進行社交活動,必然要借助“社交禮儀”的力量。在這裏,我們需要記住這樣一句話:有“禮”才能有“力”。
在交往中要學會把無足輕重的社交禮儀做好。生活中的社交活動往往看起來稀鬆平常,所以許多人對其中的禮儀並不看重。但是從小事中往往能夠看到一個人的素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趙天明是個很出色的業務員,口才特別好,一次在展銷會上,他認識了一個貿易公司的經理,他馬上抓住這難得的機會展開了推銷攻勢。趙天明詳盡地介紹了自己廠空調的功能特點,貿易公司經理聽得直點頭,可是趙天明在這時卻犯了一個致命性的錯誤:貿易公司的職員來找經理說件事,可趙天明竟然連聲招呼都沒跟對方打,隻是冷淡地看了一眼。貿易公司的經理讓趙天明回去聽信,兩天之內給他答複。趙天明自信滿懷地等著喜訊,沒想對方打來電話,謝絕了他。原來趙天明冷落的那個職員正是貿易公司的采購員,因為生氣於趙天明的小瞧人,當經理問他趙天明廠子生產的空調如何時,采購員就淡淡地說了句,“好是好,就是式樣陳舊”,經理聽了這話就打消了批量購買的打算。而趙天明始終也沒弄明白問題出在哪兒。
趙天明認為那個采購員隻是個小職員、小人物,因而小看了他,結果人家一句話就讓他的努力前功盡棄。每個人都有他的用處。因此,在社交中,千萬不要養成輕視別人的習慣。平等待人,他很可能會幫你一把;小瞧了他,說不定什麼時候他就會絆你一腳,甚至毀了你。
所以,我們的交往,應該針對一切人,平等交往,不因對方的名聲、職位、身份、地位而異,我們看重的不能隻是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是一個人的內涵,他的人品,他的潛能。一旦與這樣的人結成人緣,或者可以成為人生的導師,在彷徨迷路時得到指點;或者成為你的摯友,可以共享歡樂,分擔憂愁;或者在你最孤立無援時得到一臂之助。不要輕視任何人,每個人都有他的優點和特長,說不定你的弱項正是他們的強項。說不定關鍵時刻給你幫助最大的是平時最不起眼的朋友。不要輕視一個人的職業,每一份存在的職業都有它的作用。
整個社會是一台龐大的機器,那麼任何一個不起眼的職業就是一枚小螺絲釘,每一枚螺絲釘都發揮著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你的生活離不開別人的細小的工作,你吃的每一口飯,你穿的每一件衣服,可以說周圍的一切,都凝聚著無數人無法計量的細微的工作。
輕視別人的習慣是影響人際關係的一個重要因素。當你輕視別人的時候,別人同樣會輕視你。而且在被你輕視的人中,極有可能出現日後決定你命運的關鍵性人物。所以請克服輕視別人的習慣,尊重和善待每一位你接觸到的人。
在商業活動中,一些投資人在確定合作對象時,往往就是從微不足道的社交禮儀中來觀察對方潛質的。對自己沒從事過的社交形式,要堅持學習的精神,虛心請教他人。
“世事洞明皆學問”,每件事都包含著自身的規律,隻有善於學習才能把事情做到位,從而避免“失禮”的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