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933年的最後一天,拂曉時,馬仲英傾全師主力猛攻迪化。三十六師官兵年輕,不容易疲倦,馬仲英本人也喜歡拂曉攻擊,他親自指揮爭奪南郊製高點的戰鬥。
從望遠鏡中可看到,高地像牆一樣橫在迪化城的南麵,險要處名副其實稱為“一炮成功”。控製這座山,迪化就無險可守。山上布滿了永久的工事和半永久性的機槍火力點。
地平線上還沒露一線晨光,部隊就開始集結。城南高地平緩的坡麵前,是一平如展的荒漠,馬仲英軍從南麵仰攻,雖有炮兵助攻,但火力不夠,無法在相當寬的正麵陣地上形成實質性威脅。主要進攻力量還是甘肅回軍拿手的騎兵衝鋒。
三個主力騎兵團,各按馬的顏色分隊:花馬團,黑馬團,棗騮馬團,整整齊齊地列隊。章亞邵和伍英奇雖然幾乎一夜沒睡,也趕到了集結地。聲聲馬嘶之中,部隊在伏地做早禱,祝詞悠揚地此起彼落。
然後準備好的早餐抬了上來,晨風吹來濃厚的羊油腥膻味。章亞邵的食欲也被勾了起來,自加入西北戰事起,他就習慣了清真食品。
他們回過頭,朝司令部的集合地走去,忽然,正在大口吞食的士兵喧嘩起來:在破曉的晨光中,一色白馬的師侍衛隊向部隊正麵馳來,領頭的是馬仲英高大的坐騎,緊跟著他的幾個魁梧的貼身衛士,手裏擎著三麵大旗,白底黑字,在晨風中獵獵飄揚。白馬隊一百多騎,從延展二裏的部隊正麵威風凜凜地馳過,士兵們高聲歡呼起來,馬匹也開始興奮地刨蹶。
三麵旗一色,上書五字:黑虎吸盛軍。
真有股邪勁!伍英奇搖著頭說。章亞邵知道這是馬仲英的哥老會高參們的主意。在激勵士氣上,隻有這些人才有辦法。
衝鋒號排山倒海吹響後,第一波騎兵就在幾千人的狂吼中猛烈往高地衝鋒。他們被機槍掃射倒在山坡上時,第二波已經衝上山坡;第二波在更靠近陣地處倒下時,第三波已經衝上山梁。
傳令兵來喚參謀長,他們跑步到指揮部,馬仲英已經不在,帶了師後備隊投入進攻,留一句話,如果進攻再失敗的話,由參謀長負責指揮。
他瘋了,章亞邵說,他今天一點餘地都不想留。
第三波騎兵在山梁頂衝殺的已經不多,朝南的坡麵,已經鋪滿了屍體,空馬滿山野亂跑,被子彈嚇得嘶叫。進攻的和防守的都亂了章法,失去衝力。就在這個糾纏亂鬥的時刻,三十六師衝鋒最凶猛的騎兵棗騮馬團吼出一片殺聲,滿山遍野地撒開往上衝,馬仲英本人領頭衝鋒。
伍英奇和章亞邵跳了起來。如此舍命的衝殺,盛世才不可能擋得住。看來城南已經得手,正麵進攻部隊已經在逐壕爭奪陣地,下一步就是進入迪化了。
他們跳上馬,步兵後續部隊也已經到達山頂,正在向兩翼擴展。
平緩的南坡道人馬擁擠,坡上到處都是被打死的騎兵,有些士兵臉相很熟,雖然叫不出名字。有的地方死人和死馬疊壓在一起,死者之間沒有一個舒服的距離,連綿成一片死亡區。他們從來還沒看到三十六師犧牲如此慘重,幾乎有上千人倒在向南的平緩山坡上,而且是馬仲英最精華、跟他轉戰多年的部隊。
他們雖然已是久經戰陣的人,看到如此血流遍野的場麵,也膽戰心驚。吼喊凝結在死者張大的嘴上,但是此刻,他們看來很平靜,好像河西的穆斯林子弟,本來就應該死在新疆的這片山坡上。隻要是他們投入的戰爭,他們死在其中的戰爭,就必是值得死的。
整個戰場已隻剩下零零星星的槍聲,反是左右翼的戰鬥還正打得火爆。盛世才的守城軍主力被殲,其他地方也不會堅持太長久。馬仲英正在向幾個指揮官布置下一步攻城之戰,士兵都在山梁上坐著休息。寬廣的山頂平地,本來就被挖得千瘡百孔,被手雷炸翻的火力點外麵,雙方的死者錯雜的躺著,士兵們就坐在屍體之間休息。
看到他們跑上來,馬仲英說,“參謀長來得正好,這個陣地就交給你,想法把傷員抬下去,不,抬上來,晚上可以抬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