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方式和方法的領悟(3 / 3)

中國共產黨就是用細節的沙礫打敗了無數的敵人,從而建起偉大的新中國大廈。在許多人眼裏,一針一線絕對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恰恰正是那些小事往往影響到大局,忽視小事可能對軍隊紀律和作風帶來極其不利的後果。

在工農紅軍三灣改編期間,當時正值老百姓收紅薯,在助民勞動時有的官兵吃老鄉的紅薯。對此,毛澤東給部隊規定了不拿老鄉一塊紅薯的紀律。

部隊在茶陵籌款時,個別官兵將土豪沒收的財物據為己有,毛澤東又提出了打土豪要歸公的紀律。毛澤東結合實際陸續製定了一些規定,後來形成了著名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正是在細節上逐漸錘煉自己,使得工農紅軍成為一支無敵之師,深受百姓擁護的愛民之軍。正如鄧小平所說:決不能把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看成是一個枝節問題,是一個簡單的規定,它是一個戰略、策略和政策的大事,是能否取得勝利的大事。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細節構成的。大陸著名公司海爾集團CEO張瑞敏曾說:“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們也許驚歎於海爾集團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海爾細節化管理的結晶。下麵這個發生在海爾車間的真實故事會讓你對此有更深刻的認識:

一天,員工高明在下班前的每日打掃時,發現多了一枚螺絲釘。他驚呆了,因為他知道,多了一枚螺絲釘就意味著是哪一台洗衣機少了一枚螺絲釘。這關係到產品的質量,維係著企業的信譽。因此,分廠廠長當即下令:當天生產的1000餘台洗衣機全部複檢,而複檢的結果:成品機沒什麼問題。可原因在哪裏呢?已經很晚了,員工們誰也沒走,又用了兩個多小時,才查出原來是發貨時多放了一枚。

紅軍是不拿老百姓“一塊紅薯”,海爾不放過“一枚螺絲釘”,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正是在似乎“偶然的巧合”中印證了成功的“必然道理”:細節決定成敗!紅軍和海爾都是從細節中打出自己的天下。山姆·沃爾頓之所以成功,也在於他知道如何有條不紊地建立市場基礎,處處從小事細節做起。戴爾同樣是做細節的高手,他對細節的一絲不苟使他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在生產中發現提高質量的關鍵在於減少硬盤驅動器的生產步驟。以往生產驅動器要分30多個步驟,這樣就增加了不合格品的概率。經過改進生產線後,接觸次數被控製在15次以內。結果,硬盤驅動器的廢品率降低了40%,整機的不合格率也下降了20%。

細節對軍隊重要,對公司如此,對每個人更是如此。偉大始於平凡,細節的處理將決定你是否攻克難關,能否成功。法國銀行大王恰科的成功就源自一個“小圖釘”。

恰科年輕的時候,到一家很有名的銀行去求職。他找到董事長請求能被雇用,然而沒說幾句話就被拒絕了。當他沮喪地走出董事長辦公室時,發現大門口的地麵上有一個圖釘。他彎腰把圖釘拾了起來,以免傷害別人。第二天,恰科出乎意料地接到公司的錄用通知書。原來,就在他彎腰拾圖釘的時候,被董事長看到了。董事長見微知著,認為如此細心的人肯定能成就一番事業。果然恰科沒有讓董事長失望,恰科在銀行樣樣工作都幹得很出色,後來成為法國的銀行大王。

同樣的麵試,細節的不當處理將有可能失去難得的機會。下麵這則故事的主人公與恰科正好相反。

一個年輕人去一家公司應聘營銷經理,一路過關斬將,從眾多應聘者中殺出,最終得到總裁的召見。

那一天,年輕人興奮地走進總裁辦公室,卻隻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女秘書在等候他:“先生,您好,總裁不在,總裁讓您給他打個電話。”

年輕人掏出手機,準備撥打總裁的電話。此時,他看見辦公桌上有兩部電話,就問秘書小姐是否能用。

“可以。”女秘書微笑著回答。

年輕人拿起電話,終於跟總裁取得了聯係。總裁和藹地說:“你的簡曆我看到了,還聽了麵試官對你的介紹,非常欣賞你,歡迎你加入本公司。”

掛斷電話後,年輕人高興異常,第一個反應就是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他遠在國外留學的女友。他於是再次拿起電話撥通了女友的號碼:“告訴你一個好消息,我已經……”

就在這時,另一部電話響起。

“先生,您的電話。”女秘書把話筒遞給我。

電話那邊傳來總裁冷淡的聲音,“對不起,剛才我的話宣布作廢。你沒能闖過最後一關,實在抱歉……”

年輕人迷惑不解,不知道自己出什麼問題。女秘書搖頭歎道:“唉,許多人和您一樣,都忽略了一個微小的細節。在沒有成為公司正式員工之前,明明身上有手機,幹嗎不用手機呢?”

就是這樣的一個小細節,能折射出很多方麵,越來越多的公司在招聘員工時都十分看重細節。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說:做有心人。否則,你隻能被淹沒在日複一日的“平凡”中。

曾掌握全美石油製造業95%實權的洛克菲勒,起初從事一件非常普通的工作:每天看著幾百隻石油罐從眼前列隊經過,石油罐經過輸送帶移上旋轉台,焊接劑自動滴下,沿蓋子回轉一圈,滴落39滴,焊接作業結束。洛克菲勒的職責是巡視並確認石油罐蓋有沒有焊接好。

幾天下來,他厭倦了:這是一個連三尺孩童都能勝任的工作。可是洛氏的偉大就在此時顯露出來,他開始試圖在這個單調乏味的工作中尋找需要改善之處:如果能夠將焊接劑減少一兩滴,那將節省多少成本啊?

經過一番努力,他成功地研製出“38滴型”焊接機,使每次焊接節省一滴焊接劑,給公司帶來每年5億元的新利潤。年輕的洛克菲勒就此邁出日後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直到成為世界石油大王。一滴焊接劑,澆灌了洛氏後來的輝煌。

皮爾·卡丹曾說:“真正的裝扮就在於你的內在美。越是不引人注目的地方越是要注意,這才是懂得裝扮的人。因為隻有美麗而貼身的內衣,才能將外表的華麗裝扮更好地表現出來。”皮爾·卡丹的裝扮理論用在工作上同樣富有哲理,愈是不顯眼的地方越要好好地表現,這才是成功的關鍵。因此,在工作中,幹大事一定要從幹小事開始!

紐約希爾頓飯店經理莉莎·格裏貝當初應聘飯店職員,被分配到洗手間工作,她有很大的情緒,認為洗手間工作低人一等。但通過一段時間的工作實踐之後,她開始認識到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酒店的每一份工作都關係到酒店的服務質量和整體形象。從此她工作認真,服務熱情周到,許多客人在接受她的服務之後,都交口稱讚,因此,她被譽為酒店的榜樣。她出色的工作表現,為酒店贏得了很多顧客,不久她被提升為客戶服務部經理,更大地拓展了事業的平台。

莉莎的事例恰恰說明:大事是由眾多的小事積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難成大事!從小事開始,逐漸增長才幹,贏得認可、贏得幹大事的機會,日後才能幹大事,而那些一心想做大事的人如果不改變“簡單工作不值得去做”的浮躁心態,是永遠幹不成大事的。

公司員工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阻礙。要戰勝困難,除了責任敬業精神之外,抓住細節不放的精神是你克服它的法寶。1%的細節失誤就是100%的失敗,尤其在複雜的工作中,其解決的關鍵就在那不起眼的細節裏,你忽視了那1%的細節,意味著你100%的失敗。公司的發展進步也是由每個員工的點點滴滴細節構成的,所以老板最重視善於注重細節的員工。所以,要想卓越、要想取得成功,請從細節做起!

超越自我,飛躍“巔峰”

那些偉人所達到的高度與巔峰,並不是在突然之間一蹴而就的,當他們的同伴在甜蜜的夢鄉時,他們卻還在深夜的孤燈下默默地奮鬥。

—職場·記

哲人塞勒西斯曾說:“要達到最高的地方,首先需要發現自己,然後需要挑戰自己,把自己投入到無限的奮鬥中去。”任何人的生存與成功,都需要信念的力量,需要擁有超越困難的勇氣。

強者之所以為強者,是因為他們在逆境中不逃避艱難,而是勇於挑戰,憑借自己的堅韌毅力和智慧,在挫折麵前愈戰愈勇,最終克服阻礙,超越自我,把自己變得更強,並最終取得成功。

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強者中的強者。自這支軍隊成立之初,就以其堅定的意誌信念、過硬的作戰本領,完成一個又一個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中華民族近代爭取獨立解放的鬥爭史是由全黨全軍和廣大人民共同譜寫的一部氣壯山河的史詩巨篇,成為後人汲取不盡的智慧源泉,成為後繼者的精神指引。

日常生活中,在遭遇困難時,我們應該毫不畏懼、迎難而上,勇敢接受挑戰,從坎坷中挑戰自我、提高自己,從而克服阻力、超越障礙、超越自我、超越平庸,飛躍生命的巔峰。

勇於挑戰的精神,是獲得成功的基礎。然而在公司中,許多人卻缺乏這種勇氣和精神,這成為他們取得更大成功的致命弱點。他們隻願做一些具有安全性的工作,從來不敢承擔責任,對於不時出現的異常的工作,不敢主動發起“進攻”,采取能躲則躲的觀望態度。結果,他們終其一生,隻能從事平庸的工作,注定了一生的平庸。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隻有步入虎山,才能取得“虎子”。

秦胡琅是一家大型公司的業務代表,在原來負責的市場區域裏業績不錯。後來公司市場調整,他被調到市場業績基礎很差的區域,如果他去這個市場區域,將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在新地方建立起完整的客戶群和市場通路。他可以選擇更換地域或放棄,但他並沒有退縮,而是決定接手這些問題客戶和這個不良市場,並設法積極去查找真正的問題所在。秦胡琅在最短的時間內拜訪了這些客戶,聽取了他們的問題和抱怨。他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幫助客戶實現他們的風險需求,不僅打開了市場,而且還拓展了新的業務。他後來又接手了幾個別人都不想要的客戶,很快成為公司的銷售標兵。

秦胡琅在挑戰麵前,沒有逃避,而是勇敢走進危機重重的“虎山”;他沒有被障礙嚇倒,而是當做挑戰自我、鍛煉自己的機會。最後秦胡琅不僅克服了困難,而且在與之鬥爭中超越自我、重塑自我,獲得更大的成功。

一個人的成功,智商、情商固然很重要,但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逆商。什麼是“逆商”?簡單說就是麵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障礙的能力。

逆商(AQ)的英文全稱是Adversity Quotient,全稱逆境商數,也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職業培訓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用來說明人們麵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AQ、IQ與EQ並稱3Q,被人們奉為獲取成功必備的法寶。更有專家提出觀點:100%的成功=20%的IQ+80%的EQ和AQ。

據美國著名的卡內基美隆工業大學調查,全美10萬個最成功的人,他們成功的因素有85%來自EQ和AQ,隻有15%來自IQ。

越來越多的資料顯示,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今日,個人事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強烈的企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麵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因此,各級教育工作者在教學環節中,增設逆商培養項目,特別在大學階段,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都把逆商訓練作為未來人才培養的著力點。積極進行逆商培養,使其在逆境麵前,形成良好的思維反應方式,增強意誌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

應該說,每個人每天都在克服困難。所謂“困”就是你被無形的牆圍住了,是暫時被困,還是永遠被困,那要看你自己能否超越它,這決定一生的作為。法國大作家巴爾紮克說過:“困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而對於弱者則是萬丈深淵。”屈原放逐而賦《離騷》,孫臏遭髕刑而著《兵法》,貝多芬耳聾而作《第九交響曲》。

可口可樂的總裁古滋·維塔的成功過程,很好地詮釋高逆商對於個人發展的巨大作用。古滋·維塔隨家人來到美國時,身上隻有40美金和100張可口可樂的股票。而在之後的40年,他竟帶領導可口可樂公司實現了市值近30倍的增長。他在總結自己的成功曆程時講了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即使走到了絕境,隻要你有堅定的信念,抱著必勝的決心,你仍然還有成功的可能。”古滋·維塔的一生經曆了無數的坎坷,但都一次又一次地被他超越了。

“超越”苦難可以激發人類自身巨大的潛力。成功是無法在平庸中養成的,隻有經曆熔煉和磨難,開闊視野,提升能力,超越自我,才能最終走向成功。

現在逆商高低已經成為許多公司在選拔人才,特別是管理人才時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因為在企業環境中,AQ不僅是衡量一個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還是衡量一個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當麵對同樣打擊的時候,AQ高的人產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這對於一個肩負公司企業重擔的人來說“至關重要”!

摩托羅拉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王玉屏指出,在職業生涯中,想法和態度決定一切。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首先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事業成功的強烈欲望和善於與人溝通的能力,同時在激烈競爭環境下,還必須具有出色的抗壓能力,對工作必須要有一種永不言敗、永不放棄的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毅力。

這些成功企業對逆商的極端重視給每位職場人士很有益的啟迪:你要想在職場贏得勝利,你必須具備很強的逆商。在競爭激烈的現代職場,要像我們英勇無畏的解放軍戰士那樣不斷挑戰極限,超越阻礙、超越平庸、超越自我,追求完美,才能在職場站穩腳跟,成為職場的無敵戰士。所以,如果你想得到重用,成為老板心目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幹將,那麼,你就一定不能滿足於過去的工作表現,而是向艱巨的任務發起挑戰,要做最好的,這樣你才能超越平庸,成為最卓越的員工。

實際上對於接受困難的挑戰,就是對於自我的挑戰;對於困難的超越,就是對於自我的超越;對於巔峰的飛躍,就是對於人生的飛躍。隻有敢於挑戰自我的人才能超越自我達到人生的巔峰。

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也是每個職場人士應遵循的信條。成功的人都是不達目的決不放手的強者。丘吉爾是偉大的強者,他在一次學校典禮上做的有史以來最短的演講表明了一切:“永遠不要放棄!永遠不要放棄!永遠不,永遠不,永遠不—不管大事小事—永遠不要放棄,除了為了榮譽和善意。”雖然話語很短,但表明了一個重要的成功秘訣:任何事情的完成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一定會遇到許多困難和挫折,隻有擁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決心,堅定不移地貫徹下去,才能克服並超越困難,成為強者。

最後請記住:隻有懂得轉換想法的員工,才是最具智慧的員工;隻有敢於接受挑戰的員工,才是最優秀的員工;隻有敢於超越自我的員工,才是最有前途的員工。

鼓起勇氣,向困難發起猛攻,成為職場永遠的勝利者!挑戰自我,超越阻礙、超越自我,飛躍自我的“巔峰”,實現人生的最大價值!

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