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營老維多利亞最初的三年,我們經常購買人家巡回演出的作品,多數是英國或美國的,如同我們在皇家亞曆山大劇院二十三年的一般做法一樣──一共上演了400多部戲。1987年以後,兩家劇院就隻上演我們自己的作品了。
80年代,我們已注意到巡回演出的質量日漸下降。一個原因是製作成本迅速增加。所有轟動劇目的製作成本突然從幾千加元增加到上百萬加元。購買這些劇目的價格也很快就高得使人望而怯步了。
另一個主要改變是“明星體製”的形成。除了一小撮賣座率較高的演員,霍夫曼和帕西諾除外──由於他們對舞台天生的熱愛,有時會出現在百老彙,但演出費隻是昔日演出費的一部分──幾乎沒有頂尖級明星想簽長期合約。他們想自由尋找那些掙錢多、要求少的拍電影邀請。
當然了,所有這些歸結起來,都是錢的問題。而錢變得越來越多。
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放棄購買劇目,開始自己製作劇目。這打開了一個新局麵。
當時代發生了改變,你不僅要跟時代一同改變──還要盡力在它之前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