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主動爭取晉升(1 / 2)

晉升的機會來臨時,各種相關消息在單位傳播。那麼,在麵臨這樣的機會時,準備參與競爭的你要不要主動地找上司反映自己的願望,提出自己的要求呢?這常常是人們為之煩惱的事情。因為,如果自己不去要求,很可能就會失去機會;而如果去要求,又擔心上司會認為自己過於自私,爭名奪利。

現代的社會競爭異常激烈,不能坐等上司來提拔你,每個人還要有勇氣去主動爭取晉升。相信毛遂自薦的故事大家都看過。

戰國時,趙國有位平原君(名叫趙勝),他和楚國的春申君、齊國的孟嚐君、魏國的信陵君齊名,合稱戰國四君子。他們高居相位,而且善於養士(收養有知識有才能的人),多達數個人。

公元前260年,泰國大將白起率大軍攻打趙國。長平一役,斬殺趙軍45萬人,趙國元氣大損,聞秦喪膽。兩年後,秦國又進軍趙國首府邯鄲。趙王急派平原君趙勝為使者,向楚國求救。

趙勝決定精選二十名文武兼備的門客,組成訪問團前往楚國。他的打算是:能夠說動楚王出兵相救最好,否則文的不行來武的,強迫楚王答應。

但他門下數千賓客,真堪大用者,居然湊不齊二十個。這時有個叫做毛遂的人,自我推薦。趙勝不曾見過毛遂,毫無印象,便問說:“先生在我門下幾年了?”

“三年了。”毛遂答。

三年?待這麼久了還默默無聞,怎麼會是人才?趙勝冷冷地說:“賢才處於世間,就像錐子在布袋裏,錐尖自然會露出來。如今先生在我門下三年,沒人稱讚推舉過你,可見你沒什麼能耐。你不適合去,留下來吧!”

毛遂對這套說辭不以為然,他反駁說:“如果早讓我在布袋裏,就會脫穎而出,豈止露個尖端而已?”

趙勝見毛遂這麼機靈,便讓他參與。另外十九個人都嘲笑他不自量力。

趙勝一行人到了楚國,遊說工作頗不順利:從旭日初升到日正當中,向楚王闡述聯合抗秦的重要,楚王仍然猶豫不決。

毛遂惱火,按著佩劍走上台階,對趙勝說:“合縱抗秦一事,利害得失一句話說清楚就可以定奪,怎麼從日出談到中午還不能決斷?”

楚王見毛遂倨傲無禮,怒斥道:“還不下去?我和你主人講話,你來幹什麼?”

毛遂按劍,繼續說:“大王斥責我,是仗著楚國人多勢眾。但現在咱們相距不到十步,人多勢眾沒有用,你的性命操在我手上。”

毛遂語帶威脅,咄咄逼人,楚王不敢掉以輕心。接著毛遂話鋒一轉,盛讚楚國兵多將廣,地大人多,有稱霸的本錢,卻臣服於秦,是不是很窩囊?說:現在提倡聯合抗秦,其實足為楚國啊!

毛遂一席話,說得楚王啞口無言。這下楚國不出兵對抗秦國也不行了。——楚國泱泱大國,沒有進取心,丟臉一也;二十年前被秦國攻破的羞辱不求洗刷,丟臉二也。於是楚王和趙勝等一行人歃血為盟,訂立同盟。趙勝任務完成,回國後歎息說:“我再也不敢自稱能辨識人才了。”毛遂從此被奉為上賓。

其實,實事求是地向上司反映情況,提出自己的理想和要求,絕不屬於自私自利的範疇,而是十分正當的。在平等的機會麵前,每個人都有權利去獲得自己應該得到的東西。而且,作為上司來說,由於其時間和精力的有限性,不可能完全了解每個人的情況,有時也可能會被一些表麵現象所迷惑,以至於犯片麵性的錯誤。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可以主動地幫助上司了解情況,以便上司做出更為公正和明智的決定呢?相反,如果你不去爭取,則隻能是自己對不起自己了。

向上司提出晉升要求,須掌握以下一些方式方法。

及時報告上司

身為一個上司,會希望每個員工都向他報告“我今天做了什麼,完成了什麼,發現什麼地方出了問題”。因為上司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留意你的表現,所以,如果你能及時向他報告,那上司一定會認為你是一個有責任感、靠得住的好員工。這叫有技巧地表現自己。

巧妙地向上司要求升職,開玩笑應該是最好的方式。在上司心情好的時候,或者是當眾表揚你的時候,你可半開玩笑地說:“上司,我幹得這樣好,給我升職吧!”如果是正兒八經地要求,一般氣氛都會很尷尬。開玩笑既放鬆了大家的心情,又為自己的升職做了鋪墊。

也不妨通過“第三者”之口告訴上司,某家競爭對手正在以高薪高職位等優厚條件“挖”你過去,而你暫時還不為之所動。從而讓“對手”幫你達到升職的目的。不過,假如你是一位工作傑出的員工,在公司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用這種方法會起到一定的作用;如果你的表現一直平平的話,可能會起到與初衷相反的結果。

不要過分謙讓

在通向金字塔頂的道路上,每一步都有競爭者的足跡。對於同一職位競爭者不止你一個。因此當你了解到某一職位或更高職位出現空缺而自己完全有能力勝任這一職位時,就不能保持沉默,而要學會爭取,主動出擊,把自己的想法或請求告訴上級,這樣才能使你如願以償。特別是上級已指定了候選人,而這位候選人在各方麵條件都不如你時,就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去爭取,過分的謙讓隻會堵死自己的晉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