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升競爭,並不是一種盲目的角逐,所以有必要學會規避下列情況下的競爭,這有助於你保存實力,不做沒有意義的角逐。
不要過早卷入晉升
初涉職場的人才,往往都急於顯露一下自己的才能和實力,盼望盡快得到他人的認可和刮目相看。因而表現得鋒芒畢露、急於求成,凡事都要爭個“先手”,有時動不動還要來個“搶跑”。但是,過早地卷入競爭,也會形成某些潛在的被動。
升遷之爭存在的一個普遍規律便是淘汰製,通過不斷地淘汰來實現金字塔式的職位升遷。過早地進入這個程序,就意味著有可能過早地遭到淘汰。況且有時的淘汰有可能是一種機遇和運氣,有時會是人際關係失衡後一種權宜的矯正。過早地卷人,可能會成為無辜的犧牲品。
倘若你沒有厚積薄發的底牌,卻一股腦兒地將十八般武藝悉數亮出來,便是應了中國那句忌語:“好話不可說盡、力氣不可用盡、才華不可露盡。”一旦成強弩之末,那肯定會被嗤之以鼻、逐出場外,到那時豈不心血白費、努力落空?
過早卷入晉升還會在無形中將自己放在一個較高的起點和定位上。因為你處處顯露自己的才幹和見識,人們就會產生一種心理定勢,認為你總能比別人強。一旦你有遺漏和失誤,別人輕則說你還欠火候,重則落井下石,幸災樂禍地說這是自高自大的最好報應。
最終的成功者,往往是“後發”之人。與“先發”者相比,“後發”的優勢就在於:
“後發”之人沒有給人們一開始就形成起點高的心理定勢,而後每一點進步與發展,都讓人曆曆在目,反覺得此人有發展潛力,孺子可教也。而且人們也不會過早地把他作為升遷競爭的對手,即使他後來進入角逐,人們也會寬容地認為他是勤能補拙、笨鳥歸林,而不會早早地懷有先聲奪人、你撕我扯的嫉恨。“後發”有利於漸漸積累資本,打牢根基。有時的厚積薄發,常常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那股子氣勢,想擋都擋不住,功績俱在,不由得讓爭強奸勝者為之歎服。
不要競爭不適合自己的職位
如果你通過競爭得到的職位並不符合你的專長,你在這個崗位上,很可能會無法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這種得不償失的晉升是值得認真考慮的。如果這種晉升機會對你來說不是揚長避短,而是揚短避長,那麼你最好不要去競爭,否則你會失去今後更多的機會,同時也會使自己已有的才華和能力逐漸退化。在自己所不熟悉、不適應的崗位上和環境中工作,在自己不擅長的業務上暴露了自己的短項,而埋沒了自己的長項,這種情況一旦成為事實,對己、對工作都不利。
不要使自己的職業道路失去連續性
在與同事競爭時,不要盲目地去進行競爭,競爭最後的結果應是更有利於自己在事業上的進步,而不是使自己的職業道路出現損害。當你的上司承諾給你升職時,不論是對你工作成績的一種獎勵,還是托付給你難度更大的新任務,總而言之,你的上司是對你有所期望的。但是如果上司期望你完成的“新任務”與你以往的工作經曆毫不相關,甚至是一片空白,你就應該考慮,是否應該盡早婉言謝絕。職業生涯具有螺旋上升性,最講究“連續性”。如果你的職業生涯出現斷層,或者一個發展良好的職業道路突然掉轉行進方向,那麼對於你的職業發展都是一種“倒退”。所以晉升競爭首先強調“職業方向定位”性,認清個人資源所在,確定職業方向後,才可以進行晉升競爭,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否則在競爭勝利後,你一定會感到壓力沉重。
不要競爭沒有發展前途的職位。行業沒有發展前途,公司就沒有發展前途,公司的員工,也就沒有發展前途。所以,即使公司正在正常運作,甚至在良好的發展,而你也因工作成績而被提拔,你也應眼光放長遠一些,預見一下公司未來會不會受行業遭淘汰而波及的厄運。行業發展趨勢對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有深遠影響。千萬不要被“升職”而熱昏頭腦,如果你的行業處於“衰落”趨勢,趕緊跳槽才是明哲保身的高招。
有關係的競爭對手應當回避
有時,一些領導新到一個單位任職後,為了順利地實施自己的一些工作計劃,常常把自己原來比較得力的老部下調到身邊來擔任一些重要職務。這種事,雖然算不上是什麼關係,但是,這些具有“老關係”的人被領導信任的程度是大大高於你的。而且由於他們熟悉領導的工作方法和特點,在競爭實力上自然是占有優勢的。在這種情況下,采取適當回避的方法則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