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瞞皇上,在下是段久年段公子的親弟弟。”沈嶼笑著,很是無害。倒是那南國皇帝有些一愣,笑得不是很自然:“不過你姓沈吧?何來親弟弟一說?”
“實不相瞞,在下與兄長從小便被家父南北相送,兄長後被一段姓武林人士收養,所以…”沈嶼解釋到,表情十分痛苦與傷感。
南國皇帝卻很是淡漠,收回了對沈嶼的視線,看向其他人問到:“怎麼?隻有這沈公子有所見地嗎?”南國皇帝的語氣有些不太高興。
白忘塵很是禮貌地對南國皇帝一笑說到:“皇上,古語有雲:水以石泉為佳,爐以炭火為妙,茶具以小為上。而這小小茶具,卻能讓不同的茶,有著不同的韻味。”
白忘塵還想細說,但那南國皇帝好似沒多少興趣,反而看向馮世遷說到:“不知這位姑娘,有何見解?”
突如其來的一問讓馮世遷有些不知所措,但對於茶,她不能說是了解,但也算是一知半解。最重要的是,是那個人…是段久年教她的。
---#
“世遷你看,這杯中的綠茶葉在水中輕舞,浮浮沉沉,賞心悅目。而玻璃晶瑩剔透,質地透明、傳熱快、卻不透氣,雖說在泡茶的過程中上下穿動、葉片逐漸舒展的情形以及吐露的茶湯顏色,均可一覽無遺。但玻璃茶具容易破碎、較燙手。”
空氣中的茶香,清遠幽靜,午後亭中輕聲耳語,如仙如畫。段久年很是親昵地靠近馮世遷,談吐中淡淡的茶香味,兩人之間不宜察覺的曖昧。但這始終不影響這兩人的關係。
“而這烏龍茶與普洱茶都要用底座很大的紫砂壺來泡,這樣才能有利於茶葉充分地在壺底展開,使得茶湯更濃更香,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專壺專用更有利於壺的保養。紫砂壺需要慢慢地用茶來養,養一段時間,把壺清洗一次,如此反複三次後,砂料就能洗得很幹淨了,此後無須再洗壺了。”
---#
“這茶杯,從麵世起,便是與這茶生生相惜。皇上這青花瓷可以說是喝茶、品茗的首選,青翠欲滴的藍,有如藝術,瓷器以白為貴,音清而韻長,在泡茶過程中能較好發揮出茶的色、香、味、形,且造型美觀精巧,而與它相得益彰的,便是紅茶。”馮世遷把玩著手中的青花杯,聲音輕柔,飄忽在這茶香之中。嘴角帶著淡淡的笑意,就好似回憶再次浮現在了麵前,就好似...他從來沒有離開過一般。
南國皇帝看著馮世遷的笑容,一世傾城,才明白究竟這姑娘有多大能耐。若不是因為他,怕是自己都會為麵前的姑娘所傾倒。微眯著雙眸,那一點淚痣很是邪魅,嘴角一抹冷笑,淡漠地看著馮世遷言到:“看來姑娘懂得可真不少。”話中有話的樣子,卻讓一旁的解傾離等人,微微皺眉。
隻不過馮世遷沒有發現南國皇帝的不對勁,隻是淡然回應著:“這些不過是那段公子所教。”泠泠一語,無盡不舍與憂愁,看著花園中的百花,水眸暗淡。讓那南國皇帝都為之一愣。
段久年,最終,我還是忍不住與你撇開所有的關係。即便,我很想你。
微風輕扶過每個人的臉龐,帶走了青花瓷中的茶香,茶涼,苦澀,卻還留有點點甘甜,滑入喉,卻冰涼得心酸。
---#
“那它呢?”馮世遷素手指著一精美的陶瓷問到。
段久年眼中滿是溺愛,往那陶瓷杯中注入茶水,柔聲言但:“陶器質地古樸,有一種自然古典的韻味,能吸附茶汁,蘊蓄茶味,並且傳熱緩慢不致燙手,即使冷熱變得很快,也不致破裂;用陶杯泡茶,香味醇和保溫性好無熟湯味,能較好保留茶中真髓,一般認為用來泡烏龍茶,鐵觀音等半發酵茶最能展現茶味特色。”
“世遷,你再看看這兒,紫砂是一種天然陶土,富含鐵、鈣、鈉、鉀、鋅等元素,可堿化水質,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對健康非常有好處。清水泥的紫砂壺用來喝綠茶,而紫泥的則用來喝烏龍茶,並且有人喜歡把茶葉悶在壺裏,認為茶垢是茶葉的營養成分和礦物質的沉澱,對壺能起到養護作用,時間越長,壺就越好,壺體本身不僅會變得顏色溫潤,甚至會散發出茶葉的自然香氣。”
“那你喜歡的呢?”
“青花。”就像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