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爺一錘定音,雙方不再表示異議。當下讓賀鳳山寫了分家協議,賀興成和賀世龍都在上麵按了手印。又讓三個舅爺、兩個叔父以及賀鳳山也在上麵按了手印,分家一事便這樣定了下來。賀世龍本想把兒子結婚借的賬提出來,讓賀興成分擔一部分。但見李紅為給賀世鳳、賀世海兩百斤糧食的事都哭兮兮的,要是再給她分兩三千元債務,那還不馬上拿刀抹了喉嚨?於是便忍住了,沒說。
財產和土地一分好,接下來的事便是看日子給賀興成和李紅打分家灶,在賀家灣也叫“立灶頭”。立灶頭是莊稼人的大事,隻有立了灶頭,各自燒鍋煮飯,才算真正分了家。官方的戶頭是以派出所登記的為準,可莊稼人心中的戶頭卻是以灶頭為準的。新灣的賀萬陸和他的老伴鄧秀玲,年輕時恩恩愛愛,走一步都是手牽著手。可老了卻合不來,於是就分開了過。那賀萬陸在西邊屋子裏打了一個灶,鄧秀玲在東邊屋子裏也打了一個灶。官方的戶口隻有一個,法律上算是一家人,可因為他們各有一個灶頭,因而在賀家灣人眼裏還是兩家人。灣裏有了啥紅白喜事,賀萬陸要去送一份禮,鄧秀玲也要去送一份禮,不然怎麼叫兩家人?同樣,中灣的賀家全,結了婚就把戶口和父母分開了,派出所的冊子上是兩家人,但分家沒有分灶,還是和父母在一起吃飯,因而灣裏的人還是把他們當作是一家人,灣裏的紅白喜事隻送一份禮就行了。在賀家灣人的心目中,灶才是家,家就是灶,有灶才叫家,沒灶叫啥子家?
隻有立了灶頭,各自燒鍋煮飯,才算真正分了家。灶頭同時還是管家的,一家人都靠它吃飯過日子。在鄉下人眼裏,灶頭還是時來運轉的重要因素。賀家灣人不輕易打灶,除了像賀興成這樣結婚分家,不得不另立灶頭外,如果重新打灶,一般都是因為家裏運氣太差,希望通過重新打灶後,為今後贏得一個好運氣。或者是過去幾年運氣雖好,但現在運氣已經消失得差不多了,於是便挖了老灶重打一個新灶,再圖好運。由此可見,鄉下人把起灶看得何等神聖!
當下,賀世龍便要賀鳳山給賀興成起灶看一個黃道吉日。賀鳳山說皇曆本本在家裏,要賀興成明天一早到他家裏去聽消息。第二天一早,賀興成果然去了。賀鳳山對賀興成說:“昨晚上回來我就看了,今天就適合動土,不犯凶,也不犯煞,是個好日子,怎樣打都莫得問題!”
賀興成聽了,卻還是有些不放心,急忙從口袋裏掏出五塊錢來,塞到賀鳳山手裏,說:“鳳山叔,你也曉得的,這灶關係到我們年輕人今後的運氣,就麻煩老叔走一趟,還是給侄兒看一下方位、安個灶神啥的!”
賀鳳山聽了,說:“那好,我就去給你看一下嘛!”說著,進屋拿了羅盤隨賀興成去了。
賀鳳山一到,就擺開羅盤,為賀興成擇了灶的方位。所謂灶的方位,實際上就是灶膛朝哪個方向開的位置。吃過早飯,賀興成的三個舅舅要回去,賀世龍聽了,便用責怪的口氣說:“這才怪了!看倒都要給你們外甥、外甥媳婦打灶了,你們還要走,別個還說專門要請呢,你們來都來了就不要走了嘛!”
李春英聽了,也說:“就是!屋裏的活路再忙,也要吃了你外甥、外甥媳婦的分家飯才走嘛!”
這兒賀興成、李紅也出來挽留,三個舅舅才不說走的話了。賀世龍和李春英為啥要苦苦挽留賀興成的三個舅爺?原來這又是一個風俗:起灶不但要選良辰吉日,還得請至親做客,這叫作“旺灶頭”。不但有熱鬧灶神菩薩的意思,還意味著今後家庭的“旺”與不“旺”。賀世龍見賀興成的三個舅爺不走了,又叫李紅去叫了賀世鳳、賀世海,讓他們中午也過來一起“旺灶頭”。說完,急忙去找了工具,到屋後竹林裏取土。那打灶不能用好泥巴,鄉下有句俗諺,叫作“好心得不到好報,好泥巴打不到好灶”,說的就是這個意思。用好泥巴打的灶,灶一燒,就開牙裂縫,到處跑氣,不好燒。打灶最好就是竹林盤裏的泥土,因為那泥土裏有很多竹根,就像上了鋼筋一樣,再怎麼燒都不容易裂。李春英見丈夫挑著箢篼和賀興成一道到屋後取土去了,也急忙找出一塊紅布掛在廚房門口,這叫“啟利市”,乞求平安的意思。在賀興成把土挑回來準備倒第一筐土之前,賀鳳山叫李春英舀了一碗米出來,一邊在屋子裏撒,一邊念起了安神咒安神。那安神咒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