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柯枝國(下)(1 / 2)

小葛蘭民風淳樸,社會經濟還相當落後,每日太陽正午的時候,集市開放,有物品要交易的人們會集中到一處地方,自然形成集貿市場。本地特產隻有蘇木和胡椒,質量、產量還都不高。董宇在市場上逛了一圈之後,甚感無聊,回到大商會號上再也不下來了。

鄭大帥仿佛知道董會長對這個國家不感興趣一樣,在小葛蘭僅僅停留了兩天兩夜,完成了對當地的情況了解及補充給養之後,就繼續揚帆出海,向著下一站出發了。

下一個訪問的國家是柯枝國,從小葛蘭開船,沿著海岸線向西北,好風一晝夜,就到了柯枝國港口。

寶船隊的到來照例在當地引起了轟動,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對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尤其是這如雲的船隊,巨大的寶船,高聳如雲的桅杆,帶給人的視覺衝擊相當的強烈。 隨著艦隊人員的增多,董宇手下的幾員大將各自都有分工,現在他要出去,身邊跟隨的就是吳小七及其手下警衛。就連鳳嬌都和婉兒一起作了商會娘子軍正副頭領,負責艦隊女眷安全。艦隊上現在已經有了女眷,都是各位艦長、頭領在沿途各國通過各種手段勾搭上船的,像在闍婆,大龍和李玉和就各帶了幾個人到船上。既然有女人,到了一個新國家、新地方,上岸采購、看風景就是難免的,為了防止意外和不必要的麻煩,這些人就要有人負責和保護,鳳嬌和婉兒兩人無論是武藝還是智謀,都是上上之選,正好勝任此職。

董宇被警衛們簇擁在中間,在兵士們登岸之後,隨著文職官員和商戶們一起登上了柯枝國的土地。

柯枝國人下身圍著素色手巾,上麵赤膊,頭上用各色花布纏頭。由於大明寶船隊的到來,碼頭上圍了很多人,讓董宇可以對當地人的各種服飾樣貌進行觀察。

有一類人最為顯眼,他們穿戴整齊、頭戴白帽,一看就是回回人;還有的身邊跟了一群隨從,脖子上掛著貝殼串成的項鏈,纏頭布上綴著碩大的寶石,一看就是官員貴族之類的;而那些同樣穿著華麗身邊卻隻有少數幾個跟班的人看起來就像是商人了。

柯枝國算是個大國,人口密度比小葛蘭國大多了。當地民居全是用椰子樹木板建造的,房頂用大片的樹葉編製覆蓋,能擋雨水。

沿途欣賞著異國情調的民居,跟著在碼頭雇的向導,一群人說說笑笑的向著當地集市進發。路上有個滿身肥肉的商人主動上來搭茬,這位也是在碼頭看過熱鬧的,眼見董宇一行人穿著迥異,就猜到他們是從那支中國船隊上下來的。

商人都是嘴皮子功夫,最擅察言觀色。見董宇他們穿著華麗,一路左瞧右看,對一切都好奇的樣子,還以為這是船隊上哪家官員的公子少爺,想要上岸看個稀罕,這可是一隻肥羊,若能宰上一刀,可是頂自己賺個幾年的。

即存了這份心思,這家夥馬上開始了對董宇的奉承。番國人的奉承話哪有中華的博大精深,翻來覆去也就那幾句話,不是說董宇的衣服華美,就是說董宇的相貌英俊,聽得董宇使勁忍住笑意,吳小七等警衛也麵露古怪的看著這位自稱叫做木含的黑胖子,這家夥如此誇讚會長大人,莫非是要給自家會長保媒?

做商人能做到讓人誤以為媒婆的程度,這位木含先生也算有才了。當董宇實在忍不住的製止了他那熱情卻又無聊的奉承話之後,這位木含才算是進入了正經角色,開始對董宇介紹當地特產已經人情世故。

柯枝國人分五等:頭一等是貴族,名叫南昆,尤其是脖子上戴項鏈剃頭發的貴族,享有同王室成員同等的尊榮;二一等是回回人;三一等是他這樣的商人,也有名字,叫作哲地;四一等是各行各業的匠人,叫革令;最末一等名叫木瓜,是最低賤的漁夫、樵夫以及傭工、苦力,世代隻能居住在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