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離開錫蘭山(1 / 2)

經過李玉和親自點名留下的特別工作組成員,本就是精英中的精英,這次留在錫蘭國所做的工作也是卓有成效的。

錫蘭國的王城在別羅裏北邊四五十裏,國王就居住在王城內。亞列苦奈爾其實不是偽王,而是國內較大一股勢力的酋長,勢力擴大、野心膨脹之下,就想圖謀王位。隻是其實力雖到,卻一直沒有找到政變的由頭。現國王雖無大才,卻也沒有大過,屬於那種比較平庸類型的,想要找他的錯也還真不容易。

國王沒有大錯,亞烈苦奈兒若想起兵,就是名不正言不順,就是造反!他還沒那個公然造反的決心,為這事一直煩惱。

鄭和上次來的時候,讓亞烈苦奈兒感到是次機會。尤其是鄭和在臥佛寺裏和老主持的那番談話,被和尚們報告到了王城,亞烈苦奈兒聽說之後,大喜過望,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臥佛寺裏的佛牙舍利一直以來都是錫蘭國鎮國之寶,曆代國王都以守護佛牙為己任,如今聽說大明人居然想要強索佛牙,亞烈苦奈兒馬上調兵遣將,想要掀起同大明之間的戰爭。這並不是說他認為憑著他手下的兵能戰勝大明舟師,而是說一旦戰爭開啟,雙方免不了一場大戰,如果萬一能抓住鄭和,就能向大明舟師索要大量的財物,即便抓不住鄭和,即便戰敗,那也是觸怒了大明天朝,大明天朝一旦真的震怒,排除大兵壓境,錫蘭山肯定不是對手,被征討滅國的可能很大,但是大明離此地太過遙遠,也不可能派大軍常駐此地,最後還是會離開的,錫蘭山還是錫蘭人的。大明勝利之後追究責任,肯定也是追究現任國王的責任,和他亞烈苦奈兒半點關係都沒有因為他不是國王呀,國家的決策肯定都是國王做的。

最後,不管國王有沒有被大明朝幹掉,他都有理由推倒國王,自己上台,因為國王犯了大錯嘛,惹怒大明,給國家帶來災難,那還不算大錯?如此算來,不管怎樣,都是他亞烈苦奈兒得到實惠。 李玉和見到這些留下的特工頭子之後,這人就把近段時間已掌握的情報原原本本的告知了自家老大。

這些人看來做了不少工作呀,把錫蘭山的情況搞得這麼清楚,連亞烈苦奈兒的想法和布局都了解的這麼清楚,果然是人才呀。李玉和對這位手下大將好好誇獎了一番,並留下了一定數量的活動經費。臨走之前,這名叫常老八的特務頭子又說了一條在他認為並不重要的情報,亞烈苦奈兒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打劫過往客商。有經過錫蘭山的鄰國商人及船隊,經常被亞烈苦奈兒手下兵將打劫,有時他們還會扮作海盜,劫持路過船隻,讓李玉和他們離開時多加小心。

對於這則消息,李玉和也沒有加以注意,自家情況自家知道,華夏商會艦隊可不是一支普通的商船隊,船上有兵又將還有銅炮弩箭,再加上新近加入的四艘主力戰艦,遇到小股的海盜襲擊,還真不夠他們吃的,除非是錫蘭國傾全國水兵,才有可能會給華夏上會艦隊造成威脅。問題是錫蘭國會用全國的戰船來打劫一支商會艦隊嗎?那根本就不可能!他們是錫蘭國,不是舊港陳祖義那樣的海盜!

就算陳祖義,也不會那麼幹,除非他們要打劫的是大明舟師。

既然得到了這麼重要的情報,李玉和當然要報告給董宇知道,會長大人隻有了解的全部信息,才能做出決斷嘛。

和李玉和一樣,董宇聽完關於亞烈苦奈兒以及錫蘭國內的情況之後,也隻有苦笑一聲,這個亞烈苦奈兒還真是野心勃勃,居然敢打寶船隊的主意。可當聽到後麵那則消息的時候,禁不住眼前一亮,一個想法不禁躍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