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且柔城清洗印家勢力的時候,連皓月正帶領大軍,進攻若伊。
自離漠第一次出兵之後,靖朝便急令北部大將李元愨出兵雍穀關,威脅若伊中部腹地,雙方在同城相持,互有勝負,讓若伊大將百裏齊無心分兵離漠一帶,變相為連皓月牽製住了大量兵力。
連皓月得到靖朝在雍穀關牽製住百裏齊的消息,便知,這次是進攻若伊的絕佳時機。他得兵符的第一天晚上,便讓人送急信給良英,讓他乘柳城混亂之時,裏應外合,夜襲城門,先把柳城拿下再說。
本來自納蘭英二人死後,離漠西部將士對若伊的背信棄義大為憤怒,原本撤到一半的大軍在柳城守將薛昌的帶領下,直接殺回了柳城,若伊此前隻派了軍隊進駐,物資與糧草皆未隨行,薛昌立刻下令圍城,切斷補給。城中若伊軍隊沒有糧草補給,守城極為困難,良英自後方支援薛昌,見柳城內大限已到,便決心當晚偷襲城城門,薛昌在城中早就布下了細作,命令一到,在良英夜襲城門的時候,偷襲城門守將,放離漠大軍進城。若伊軍隊本就饑寒交迫,此時哪裏還有什麼交戰之心,趕緊棄了柳城逃回運山,半路又被薛昌的軍隊截個正著,當夜大敗,唯有幾個殘兵敗將逃回了運山城。
連皓月尚在進軍的途中,聞得此消息,大為喜悅。納蘭雋給了他三萬軍隊,他立刻以一萬騎兵為前驅,一萬步兵為後繼,一萬步兵運送糧草裝備與攻城器具前往柳城駐紮。
到了柳城之後,良英與薛昌已將柳城的情勢安定了下來。連皓月見到良英一時感慨萬千,隻對申惠與畢青的事情憾恨不已。但現在不是敘舊的時候,下一步,便要製定攻打運山城的計劃,但人人都知道強攻運山城,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年,離漠建築了防禦堅固的柳城,百裏齊為了抵禦離漠,征集五萬百姓建築運山城。他讓人用堅硬的石頭混合硬土築城,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用厚鈍的鐵錐去撞擊城牆,如果城牆被刺進了半寸,就殺掉那一批築城的人,在他這種暴力與高壓的政策之下,運山城建造之後,異常堅固,城牆高達五丈,厚一丈,堅固到即便是離漠的攻城利器八牛重弩,對它的傷害也是微乎其微。
對於這座即位堅固的城池,離漠多年來束手無策,納蘭雋下令兩個月的時間攻下運山城,根本是無稽之談。柳城之中,連皓月與良英薛昌商議多日也未曾有一個好的辦法。
當初納蘭英與納蘭央大敗,百裏齊認為運山城這邊不會再出事端,於是便抽掉了重兵去與李元愨相持,運山城城雖固,但守城的兵力卻很少。靖朝創造的有利時機連皓月絕不可能輕易放棄,不光說是沒能好好利用靖朝創造的時機,自己的命可是懸掛在這座運山城之上的,他怎麼也要在兩個月內把它打下來。
他苦思三天,終於決定,出奇製勝。第二天,他便命令良英和薛昌將附近的騎兵全部集合起來,改變步兵圍城的原定方法,率領輕騎以最快的速度直逼運山城之下,然後誘廖騰升出城迎戰,在城外擊敗廖騰升。
良英與薛昌皆不同意連皓月的看法,薛昌進言道:“現在運山城守備不足,廖騰升必定堅壁清野,固守不出,等待援軍。雖然集結西境所有的騎兵,數量能夠達到三萬,但是僅僅三萬的騎兵怎麼可能打下堅固的運山城?”他的語氣有些不滿,三萬就像打下運山城,根本就是天方夜譚。
良英也道:“是啊,皓月,現在最好的計劃便是包圍運山城,待步兵騎兵到齊,用攻城重器強攻運山城。”
連皓月搖頭否決,這個計劃是他苦思三天最後決定的,他推演過,要比包圍攻城的可行性高很多。但顧慮到麵前的兩位將領皆是自己的前輩,連皓月還是沉穩詳細的解釋了一番:“以兵強攻城池,是不得已為之的最下策。運山城是若伊的重城,其中糧草軍備絕不會少,盲目圍城,未等他方彈盡糧絕,我們自己的糧草倒可能先支撐不住。”
“再者,若用重兵攻城,廖騰升見我方聲勢浩大,必定閉門不出,固守城池。到時候我們攻城不順,相持久了,倒是攻城的一方先行兵困馬乏。那時若伊若見運山被重兵攻打,就算靖朝那邊打的再狠,也一定會派援軍支援運山城。到時我軍便會陷入進退兩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