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太多蔥、薑、蒜、辣椒等辛辣之品。
抽煙、喝酒、貪吃羊肉和狗肉等肥膩之品,缺少睡眠等都容易上火。
常見的上火包括心火旺、肝火旺、胃火旺和肺火旺。
人體上火的主要表現為幹、紅、腫、熱、痛五大症狀,具體表現有口幹口渴、口苦口臭、口舌生瘡、口腔潰瘍、咽喉腫痛、牙疼、牙齦出血、舌紅、小便短赤、大便幹結、便秘等。
上火,就要清熱祛火,多吃點“苦”,因為苦味食物是“火”的天敵!
從中醫角度來看,大多數苦味食物都有清熱祛火的功效,而苦味食物中,苦瓜的清熱祛火功效最好。
土茯苓草龜湯
清熱解毒,滋陰潛陽
土茯苓50克,草龜1隻,豬瘦肉200克,桂圓肉3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土茯苓洗淨,稍浸泡。把草龜置盆中淋入熱水,使其排清尿,宰洗淨,去頭、爪、內髒(或請售賣者處理幹淨)。豬瘦肉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5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土茯苓鷓鴣湯
清熱解毒,健脾養胃
土茯苓50克,鷓鴣1隻,豬瘦肉3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土茯苓洗淨,稍浸泡。鷓鴣宰洗淨,飛水。豬瘦肉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陳皮土茯苓綠豆老鴨湯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肝、胃經,有除濕、解毒、通利關節的養生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除煩
材料
陳皮1/2個,綠豆50克,土茯苓30克,老鴨1隻,生薑3片。
綠豆、土茯苓洗淨。老鴨宰洗淨,去頭、內髒、爪甲、尾部,切成大塊,飛水。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鮮土茯苓馬蹄豬瘦肉湯
清熱祛濕解毒,健脾養胃潤肺
土茯苓鯽魚湯
祛濕解毒,通利關節
土茯苓50克,赤小豆、眉豆各30克,鯽魚1條,豬瘦肉3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各種材料洗淨。鯽魚宰洗淨,慢火煎至兩麵微黃。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鮮土茯苓200克,馬蹄250克,胡蘿卜、玉米各1條,豬瘦肉4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各種材料洗淨。鮮土茯苓切塊。玉米去衣,連芯、須切段。馬蹄去皮,對半切開。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玉米須花甲肉湯
玉米須60克,花甲肉200克,豬瘦肉3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各種材料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玉米須是常用中藥。中醫認為,玉米須味甘、淡,性平,入膀胱、膽經,有利尿、泄熱、平肝、利膽的功效。玉米須祛濕利水作用非常強,用玉米煲湯時一般都會連須一起使用,有時也會單獨用玉米須煲湯。
綿茵陳花甲肉湯
綿茵陳30克,花甲肉100克,豬瘦肉4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綿茵陳洗淨,稍浸泡。花甲肉、豬瘦肉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本草正義》中稱綿茵陳是“味淡利水,乃治脾、胃二家濕熱之專藥”,能祛濕、利膽、護肝、解毒、抗菌。用綿茵陳煲湯,既不寒涼峻利,又能祛濕健脾。
花甲肉車前子湯
車前子30克,紅棗6個,花甲肉100克,豬瘦肉300克,生薑3片。
各種材料洗淨。紅棗去核。車前子用煲湯袋裝好,煲後棄之。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
車前子善於利水通淋,而紅棗有培土製水之功。二者合而為湯,利水而不傷脾腎,既使利水通淋之力得以增強,又有不傷正氣之優點。
海藻蠔豉幹豬瘦肉湯
海藻30克,蠔豉幹30克,豬瘦肉400克,蜜棗2個,生薑3片。
各種材料洗淨。所有材料一起放進瓦煲內,加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