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多吃這些可以有效防癌(1 / 2)

(一)大蒜

大蒜精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對血脂過高症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根據德國人的研究,每天吃3克大蒜,高膽固醇、高血脂患者的血液中的膽固醇含水量明顯降低。英國醫生還發現大蒜有溶解體內淤血的能力。因此可以用於冠狀動脈血栓等症。

大蒜在我國種植並食用、藥用,大約是從漢代張賽通西域時開始傳入中國,所以大蒜又叫“胡蒜”。據記載,三國時華佗就曾用大蒜調酒驅蟲。宋朝的著名成藥“青蛾丸”中,主要成分之一就是大蒜。名醫李時珍曾用大蒜敷足心,治愈過衄血症(見《七草綱目》)。

作為配菜,從出苗到結成蒜頭,就有青蒜、蒜苔、大蒜(頭),並以其特殊的香氣,在蔬菜中占重要地位。如蒜苔炒肉、炒仔雞、大蒜(頭)燜肉等,都有是有名的菜肴。而燒茄子、燒豆腐、拌豆腐等家常菜,更是離不了大蒜(頭)。除蒜頭含維生素B外,青蒜、蒜苔中,都含有多種維生素,且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含量均很豐富,尤其是維生素C,每百克含量可達102毫克,是一般蔬菜的2~4倍。

大蒜作為調味劑,除了能夠幫助消化、促進食欲外,還由於它含有一種辛辣的揮發性物質:大蒜素,具有極強和廣泛的殺菌能力。例如把一瓣生蒜放在口裏嚼3分鍾,就能夠殺滅口腔裏潛藏的各種細菌。所以幾乎所有的涼拌菜和麵點(如冷麵、冷粉)中,都離不開生大蒜(頭)。北方人好吃生菜,吃大蒜的機會也就更多了。就調料來說,就有“南薑北蒜”的說法。

作為藥用,大蒜具有抗菌、殺蟲、解毒、消炎、健胃等功效。大蒜植物殺菌素,對流感病毒、葡萄球菌、鏈球菌、腦炎雙球菌、傷寒、副傷寒、痢疾等杆菌,以及霍亂、白喉等致病菌,均有殺滅作用。大蒜中還含有激發人體巨噬細胞吞噬力的有效成分。

大蒜精油中的含硫化合物的混合物,對血脂過高症有明顯的防治作用。根據德國人的研究,每天吃3克大蒜,高膽固醇、高血脂患者的血液中的膽固醇含水量明顯降低。英國醫生還發現大蒜有溶解體內淤血的能力。因此可以用於冠狀動脈血栓等症。

大蒜具有預防某些癌症的功能。比如對胃癌來說,它可以抑製胃內產生硝胺的細菌,減少亞硝胺的生成。調查資料表明,種大蒜以及素有吃大蒜習慣的地區和人群,胃癌的發病率僅是其它地區的1/3。

長期吃生大蒜的人,胃中的強致癌物質亞硝胺的前體:亞硝酸鹽的含量,遠遠低於其它地區的人,製造亞硝胺的細菌受到明顯抑製。大蒜中含有磺胺成分,能夠聚集人體器官中的重金屬,將它們帶出體外。

(二)卷心菜

圓白菜,也被稱球甘藍,別名卷心菜,屬於甘藍的變種。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最佳食物中,卷心菜排名第三。卷心菜營養相當豐富,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纖維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及各種礦物質,多吃卷心菜有防癌功效。卷心菜新鮮汁液能治療胃和十二指潰瘍,有止痛及促進愈合作用。紫圓白菜也叫紫甘藍,葉片紫紅,葉麵有蠟粉,葉球近圓形。營養豐富,尤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和B族。

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何洪巨表示,兩者同屬甘藍的不同品種,在營養成分上,卷心菜和紫甘藍沒有太大的差別,但相對於卷心菜來說,紫甘藍還含有豐富的花青素,它是一種強有力的抗氧化劑,它能夠保護人體免受自由基的損傷,有抗衰老的作用。還能增強血管彈性,抑製炎症和過敏,改善關節的柔韌性。

此外,紫甘藍具有特殊的香氣和風味,可煮、炒食、涼拌或作泡菜等,因含豐富的色素,是拌色拉或西餐配色的好原料。在炒或煮紫甘藍時,在操作前,加少許白醋,否則,經加熱後就會變成黑紫色。而卷心菜適於炒、熗等,可與番茄一起做湯,也可作餡心。

卷心菜能抑製癌細胞,通常秋天種植的卷心菜抑製率較高,因此秋冬時期的卷心菜可以多吃。購買時不宜多,以免擱幾天後,減少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