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天災(1 / 2)

嶺南水災一事經過數個日夜的商議,仍未得出結論。皆因近年來戰亂不止,軍費嚴重超支,國庫中所餘銀兩不足以賑災。

而嶺南的水災卻越發嚴重,據稱大批流民已經向帝都方向湧來,一路上餓殍無數。死人無法及時得到掩埋,再加上天氣漸熱,已經有瘟疫滋生,到處人心惶惶。出京查看的禦史回來時臉色已然煞白,想來也是被這樣的場景嚇到了。

所以,比籌款賑災更迫在眉睫的,還是流民的問題。為了防止瘟疫傳染,九門提督已經下令緊閉城門,嚴禁流民進城。

然而這樣閉關自守也不是法子,城外的流民越聚越多,從皇宮中最高的攬星台望去,盡是一片怨聲載道。

極天殿上的蕭允尚愁眉不展,其實此事說簡單也簡單,隻要有銀兩,便可購入大批米糧賑災,重修堤壩,水患之事迎刃而解。然而關鍵在於國庫中僅存白銀不足十萬,就算皇宮上下節衣縮食,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工部和戶部聯手追查下去,將近年來的貪官汙吏一一清查,然而所查抄出的銀兩不過數萬,無異於杯水車薪。

衛琬躊躇良久,終於挑開紗簾走出去,在龍案前斂衽為禮,“皇上,臣妾有一個不得已的法子,希望一試。”

蕭允尚倦怠地揉著眉心,懨懨道:“說來聽聽。”

她平平抬起右手,晶瑩如玉的掌心上,靜臥著一枚流光溢彩的珠子。蕭允尚抬頭看了一眼,眸中微有訝異,“這是?”

衛琬清聲道:“此珠有名為‘玥’,是開國皇後鳳冠上的那一枚。”

話方出口,在場眾人都是齊齊一驚。傳國寶珠“玥”已經失傳多年,如今竟在當朝皇後手中重現,委實讓人驚歎,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天命所歸?

衛琬繼續說道:“臣妾聽聞此珠是前朝寶庫的鑰匙,據說持有此珠便可開啟寶庫,倘若此言屬實,臣妾願意前往一試。”

底下一片議論之聲,淳於剛出列道:“皇上,傳說多半是無稽之談,憑著一枚珠子去冒險實在是不值得,況且傳聞中的寶庫在什麼地方都一無所知,請恕老臣對皇後娘娘不敬,娘娘此舉,實在沒有嚐試的必要。”

他的話立即引來一片附和之聲,畢竟傳說已經流傳了數百年,花費畢生精力去追尋的人也不在少數,卻無一例外的一無所獲。

王翰則說的更為文縐縐一些:“寶藏之事不過是以訛傳訛,鏡花水月,於眼下的難關實在無甚幹係,請皇上和娘娘慎重對待。”

衛琬平靜地聽著他們的爭論,唇角的笑意若有若無。待議論之聲漸小後,她才揚聲道:“諸位大人所慮不錯,不過……”她緩緩轉身,眼波從在場的大臣身上一一掠過,最後停留在衛覃身上,“本宮已經知曉寶庫所在!”

大殿之上一片寂靜,放眼望去每個人麵色都不同,或驚異或懷疑。然而衛覃卻隻是微微眯起了眼眸,神情平靜。

衛琬揚聲道:“此事事關機密,在場的眾位大人可要守口如瓶,否則引來禍患,”她語氣陡然轉冷,“皇上和本宮是不會手下容情的!”

蕭允尚亦從龍案後站起,補充道:“皇後說的不錯,眼下正是多事之秋,縱使是一線希望,朕也要試一試才甘心!眼下先開倉賑災,至於皇後,便以一月為期,倘若不獲,也是天要絕朕。事關重大,若是有分毫泄露,朕定要將禍首滿門抄斬,絕不輕饒!”

眾臣忙齊齊跪下,“臣等遵旨,請皇上放心!”

皇上聖旨一下,此事便成定局。衛琬回宮後便立即開始收拾行裝。紅鶯曾擔憂問過她,是否要與衛覃商議一下再行事。畢竟這枚“玥“是衛覃給她的,如今就這樣擅自行動,未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