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文良一回到家,就把今天的事情和孟氏說了。當然,關於謝老太太的那一部分,就含糊著一筆帶過的。
但孟氏在謝老太太手底下當了這麼多年的兒媳婦,就算沒能親眼所見當時的情況,也能想象個大概。
接下的幾天,孟氏每天都去謝明禮家幫忙。畢竟再怎麼傷心,這喪事還是要辦的。從孟氏嘴裏,謝瑤才知道,原來她這個在戰事中犧牲了的叔叔,連遺體都沒能找到。戰友們隻尋到了他的一件上衣和他幾乎從不離身的佩劍。
衣服的破舊自不必說,佩劍上也滿是血汙,鏽跡斑斑。
因為沒有遺體,最後謝明禮夫妻決定,給兒子立一座衣冠塚,好歹不算是孤魂野鬼了。
謝明禮的閨女第二天才知道消息,帶著夫君孩子,當天晚上就趕了回來。一家子見了麵,忍不住心中悲痛,自然又抱頭痛哭了一場。
這位姑姑雖然也對謝家老宅沒有任何感情,但是對於謝文良孟氏夫妻能來幫忙,心裏還是很感激的。連帶著,對安安靜靜幫忙跑腿的謝瑤也十分喜歡。
謝老太太對於孟氏回了上柳村沒在第一時間去看望她這個親婆婆,反而攛掇著她二兒子到謝明禮家去忙活這件事兒,極度耿耿於懷。
按捺不住心中憤怒的她,守株待兔的成功在路上堵到了孟氏。基於上次被打的陰影,孟氏提著心,下意識就退了幾步,想要裏謝老太太遠一點。
誰讓謝老太太始終占著長輩的名頭,她就算是吃虧挨打了,也不能心懷怨恨打擊報複。長年累月下來,孟氏也是心好累。打不得罵不得,想躲她還多不過。
最後,隻能自己深呼吸,在深呼吸,默默在心裏勸自己一定要忍住。
還好,這次謝老太太沒有動粗,隻是罵了幾句。
“眼裏沒有長輩的混賬東西,攪家精,挑撥我兒不孝爹娘!整日裏就知道氣我老婆子,哼,想氣死我你好過清淨日子?想得美!我告訴你,沒門兒!一早就看你不是個好玩意兒,果然跟那不正經的一家子混在一塊了。哼,早晚讓我兒好好收拾你!”
罵完之後,謝老太太心裏舒暢了,不屑的白了孟氏一眼,踱著步回家去了。孟氏送了一口氣,趕緊拿著買回來的東西往表叔家走。
當時有路過的人,聽到謝老太太的聲音,看看一言不發的孟氏,不禁暗自搖了搖頭。這畢竟是別人的家事,就算他們覺得過分,看不過眼,也沒資格去管。但一傳十,十傳百的,沒多久,謝瑤還是聽到了風聲。
都不用去和孟氏求證,謝瑤就知道,這事兒別人說的有八成都是事實。對於謝老太太,謝瑤已經完全不像評論什麼了。
上下兩輩子加起來,謝瑤也是頭一次遇見這樣的極品。這回的事情,孟氏不說,謝瑤也沒有追問。她隻是在和孟氏說話的時候,會裝作不經意的樣子,問一些關於叔祖母和老爹的事情。
謝瑤也想多了解一點,免得自己錯估了老爹和叔祖父之間的感情基礎,而在自己這邊栽跟頭。
從娘親孟氏的話中,她對叔祖母叔祖母和犧牲的叔叔以及相處了幾天的姑姑的脾氣秉性,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畢竟她的打算成真之後,爹就是叔祖父的兒子了。自然要在行動之前,確認這個家是不是值得他們真的投入付出。可別剛出狼窩又入虎穴,到時候後悔可就晚了。
叔叔的喪事辦完,已經是正月十二,馬上就是熱鬧的元宵節了。
自從有了那個想法之後,謝瑤就一直在謝文良耳邊說謝明禮夫妻的好話。其實就算謝瑤不說,謝文良對謝明禮夫妻的印象都是極好的。但謝瑤就是要表明態度——自己很喜歡叔祖父和叔祖母,他們都是和藹慈祥的長輩,對自己這個撿回來的丫頭都十分疼愛。
搞得孟氏和謝文良都忍不住打趣她:“這麼喜歡叔祖父和叔祖母,要不你去給他們當閨女得了。”
謝瑤沒好氣的癟癟嘴,翻了個大大的白眼扔出去。她不想給人家當閨女,但是想給人家當孫女啊!
但謝明禮夫妻喪子之痛尚未撫平,現在說這個也不合適。況且,老爹謝文良那裏的思想工作,還有待加強。畢竟就算不說謝文良對謝家老宅殘留的感情,就是一般過繼,都是過繼小孩子,他如今都兒女成群,若不是謝瑧謝玧對於成親的事情強烈排斥,說不定孫子都有了的人,再過繼出去,像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