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的友情洋溢在崇山峻嶺
我們是調到涼山去工作的一支文工隊。從成都出發,坐了一天汽車和兩天船,就開始爬山。生長在平地上的人,是不習慣走山路的;但是我們被建設涼山的決心鼓舞著,從心眼裏湧出了一股說不出來的興奮勁。山越爬越高,氣候也越來越惡劣,到了第三天,在路上找一口開水喝也困難了。
■ 嶺是座有名的大山,海拔三千多米,山腳有洶湧澎湃的金沙江,山上是遮天蔽日的老林;崎嶇的山路,全是滑溜的青光石。我們攀藤附葛剛爬到半山腰,突然濃霧彌漫,下起傾盆大雨來,巨雷像從山上往山下直滾,震得我們耳朵嗡嗡發聲。泥路被水一衝,更加難走,沿路往下流的山洪,沒至我們的膝蓋。大家手拉著手,一步步地往上爬。
午後三點鍾,我們爬到了山頂。大家疲乏極了,衣服像膏藥一樣貼在身上,一股股寒氣逼得人透不過氣來。每個人都希望喝水,暖暖身子和休息一下——哪怕是五分鍾也好。
就在這時候,從不遠的地方,傳來了呼喚聲:
“同誌們辛苦了!請到這邊來避雨!請到這邊來喝水!”
響亮的聲音劃破濃霧傳來,給人以分外爽朗的感覺。接著便有兩個披著雨衣,挎著衝鋒槍的解放軍,笑眯眯地走來,熱情地把我們帶向了他們的家——山頭營房。
■ 嶺駐紮著一部分解放軍。在他們來以前,這嶺上沒有路,沒有人煙,隻有野獸。從去年開始,他們用自己的一切力量,征服了野獸,開辟了道路,在長滿荊棘的地方,用他們的智慧和勞動蓋起了像城堡一樣堅固的營房,有寢室、廚房,還有會議室和俱樂部,這曆來荒蕪的山頂上,飄起了炊煙。
他們為了讓行人不受渴、有休息的地方,在路旁搭了一座木棚,雖然這山上吃水要到四五裏路以外去挑,木棚裏的開水卻從來沒缺過。我們走到這木棚時,裏麵的開水還冒著熱氣。
我們剛到營房旁,營門口就響起了一片掌聲,戰士們跑過來,替我們解背包,和我們握手,一股熱流直衝到我們每個人的心裏。他們很快脫下自己穿的棉衣給我們禦寒,熱騰騰的開水放在我們的手上。他們像母親對待遠方回家的孩子一樣,向我們問長問短。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你們休息一下,吃了飯再走。”一位中等身材,穿著一套新製服的解放軍同誌用誠摯、肯定的口氣向我們說。他那熱情親切的態度,把我們難住了。休息、吃飯,這是我們眼前所希望的幸福,一早到現在已經有八九個鍾頭了,如果不在這裏吃點東西,就隻有到晚上的宿頭才有東西吃。我們帶的幹糧早成了糨糊,黏在掛包裏倒也倒不出來。吃了再走吧,誰都知道,這高山上運送東西多艱難,我們這群人要是吃一頓,一定要吃掉他們兩天的口糧。大家會意地相互望了望,好像在彼此叮囑:我們要堅持,別打擾他們!於是七嘴八舌地推謝起來。
“謝謝你們,我們有幹糧吃。還要趕宿頭呢!你們比我們更艱苦,在這山頭上運食物多不方便嗬!”
“你們的熱情已經使我們不餓了,我們馬上就走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