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了幾部《銀英》的動畫片,激起了我對它強烈的興趣,忍不住要看這部被我多次拒絕的小說。幾乎是不眠不休地看完了這部小說,在被它深深打動之後,再回頭想想,我想談談大家都沒評論的東西。
《銀英》在人物性格的刻畫和劇情演變的戲劇性方麵得到了成功,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有兩點:一個是不畏權威的年青人(將領)的衝勁,一個則是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人情----包括對戰友的和對敵人的。但作為對一段描寫在未來世界和廣闊宇宙中發生的故事來說,它卻嚴重地缺少了科幻色彩,不僅僅限於它對科技沒有怎麼大膽想象,也在於對整部小說的背景--社會製度和哲學觀念沒有突破性的構架,隻能說它的劇情根本就是將資本主義革命進行時空變換罷了,人類難道一點都不長進?
科技:超光速通訊和空間跳躍飛行是為了劇情發展所必須的,因為沒有這兩個軍事科技的支持,就根本無法以整個銀河為故事的發展空間。還有的就是光線槍、戰甲、反射盾牌等等,全部都是軍事科技,至於民生科技卻貧乏的很,如建築、醫療、能源等等根本沒有進步!最失敗的也是這兩大科技:希爾德的空間跳躍飛行和同盟政府的超光速通訊可以讓萊因哈特在楊威利的艦隊下得以保命,而楊威利卻無法在地球教小嘍羅手中逃脫,這根本就是因為劇情需要,田中先生隻好讓科技為應該活著的萊因哈特服務,同時背叛了該去犧牲的楊威利。而萊因哈特的死亡則是更加戲劇性,因為他是個神話了的人,他不能被人打倒,也不能讓他年輕的美麗在人們的記憶中逝去,隻有安排他在完成統一再沒有了敵人的時候立刻被病魔掠去生命,什麼冰凍保命、基因治療都用不上,醫學沒有發展嘛!
政治:在萊因哈特身邊放一個奧貝斯坦,不禁讓我想起了李世民身邊有個魏征,但魏征的存在有效地防止了李世民的腐化,而奧貝斯坦的存在是製止萊因哈特的開明,他是個隻對萊因哈特的地位效力而不是對他的靈魂臣服的忠臣,可以說他的存在並不是必要的。書中對同盟政府的官僚們沒有一絲遮掩的批判讓我大呼過癮,但民主政治走到讓權力集中於一人之手,這隻能在沒有權力製約和民主監督的情況下發生,但民主同盟政府居然沒有與此相關的憲法和機構,太讓我吃驚了,這根本就不是民主政府,隻是掛羊頭賣狗肉,不知“國父海尼森”知道我這麼評價會作何感想。神話了的萊因哈特應該是所有人的偶像,說他是皇帝,不如說他是積軍權和政權於一身的改革家,他的存在永遠是人類最美麗的夢!
經濟:雖說是經濟決定了政治,但究竟那時經濟能發展到什麼程度,經濟怎麼作用到社會製度?太難想象了,作為讀者,我們不能用自己信仰的共產主義強迫作者照那樣寫,什麼物質發展到極限,人們要什麼有什麼,那就不需要再到外太空發展了。雖然作者沒有對經濟運作方麵進行詳細的描寫,但對費沙的自由商人的一些描寫揣摩出作者的想象,還是比較讓人可以接受的。
最後提提,這純粹是我個人感想:本書還醜化了民主同盟政府和舊皇帝政權,美化了軍隊和個人,我本人是對這種大膽和叛逆心有戚戚焉,但平靜時仔細想想,軍國主義的陰影還是隱藏其中,將戰爭責任完全歸結於政府,將軍人也寫成被害人,是那麼的讓身為中國人的我無法言語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