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表情製造影響力(3 / 3)

歪斜的視線

如果你的瞳孔偏到一旁,你用這樣的視線去看別人,可以傳達出不同的信號。

如果斜視的目光伴隨著壓低的眉毛、緊皺的眉頭或者下拉的嘴角,那就表示猜疑、敵意或者批判。你在公司會議上發表見解時,如果發現你的老板和同事大多用這樣的視線來看你,你就得警惕了,他們可能是對你本身有意見,或者對你的說話內容表示不屑。不管是哪一種,你的主張都沒有辦法打動別人。

而女人們通常喜歡用這種視線表達感興趣的意思。同時伴有眉毛微微上揚或者麵帶笑容,那就是很有興趣的表現,戀愛中的人們經常將之作為求愛的信號。

頻繁眨眼泄露天機

情境再現

晚歸的丈夫接受妻子的盤問,妻子讓他說清楚這段時間都做了些什麼。丈夫為了表達誠意,望著妻子的眼睛:“汽車沒有油了,我繞遠去了加油站。”他盡力讓自己的目光顯得真誠,卻不停地眨眼。可是,敏感的妻子知道這其中肯定有秘密。

人們通常都認為男人比較喜歡說謊,但真實的原因是他們的謊言都比較拙劣,所以更容易被識破,而女人又天生是直覺動物,所以男人的一些小細節總是會泄露秘密,比如情境再現中丈夫的眨眼。不停地眨眼顯然不是一種常態,而反常情況的最佳解釋就是他在試圖掩蓋什麼異於平常的東西。

頻繁眨眼掩蓋謊言

首先來看一下正常狀態下人們的眨眼間隔。科學家通過暗中觀察發現,人們在正常而放鬆的狀態下,眼睛每分鍾會眨6~8次,每一個眨眼動作眼睛閉合的時間隻有0.1秒。而這種間隔在非正常狀況下將被打破。所謂非正常狀態,就是說你的內心情緒有較大起伏,比如因為說謊而緊張,這個時候你眨眼的頻率就很可能會顯著上升。可能的原因就是撒謊讓你的內心無法平靜,你承受著擔心謊言被識破的巨大壓力。在這種壓力下,你也許可以控製自己的口頭表達,卻很難控製身體語言,於是你的眼睛因為巨大的緊張感而不停地眨。

拉長眨眼時間

這裏所說的拉長時間,並非指你的兩次眨眼動作的間隔時間拉長,而是每一次眨眼動作的時間被拉長。要達到這個目的,人們在每次眨眼時,眼睛閉上的時間就要遠遠長於正常情況的0.1秒。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你自己可能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動作,隻是下意識地這樣做了,但你的潛意識也隨之浮上了水麵。事實上,你做出這種動作是因為你對眼前的人感覺厭倦,你覺得談話很無趣。在談話中如果發現對方開始拖長眨眼時間,你就需要提醒自己談話內容是否實在不能引起他的興趣。

長時間眨眼的應對方案

如果你發現你在講話時,對方開始有了拉長眨眼時間的行為,你就需要采取措施來應對了。

你可以故意問他:“哦對了,現在幾點了?”對方就會改變現在的動作狀態,而抬手看表。然後你可以說:“時間不早了,我就不說多了,你隻記住這些就行……”這樣的一個打斷,再加上你表示馬上結束對話的態度,對方就會重新打起精神聽你說完。另外,重新抓住對方的興趣,應該積極主動地邀請對方發表意見,你可以不時地問:“你覺得呢?”讓對方也發表意見,這樣的方式才能讓人提起談話的興趣。

瞳孔反映人的內心世界

情境再現

有人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向男士們展示一組相片,在相片中有兩個同樣漂亮的女性麵孔。相片中其他的任何地方都完全一樣,但她們的瞳孔是經過修描的,因而其中一張雙瞳顯得很大,另一張雙瞳則顯得很小。這些男士們被要求每一張照片隻許看一次。當他們看相片時,他們觀賞的眼睛被拍攝下來。結果發現,當男士們看到那張臉部雙瞳放大的相片時,他們自己的眼瞳也隨之放大。

隨後詢問這些男士,雖然有少數的人認為其中的一張臉看起來較溫柔、美麗,絕大多數的回答都相信相片是一樣的,因為幾乎沒有一位男士注意到眼睛的差異。但顯然地,在某種潛意識層麵之下,擴大的瞳孔容易引人注意。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對未曾見過的人,一眼瞥見就會產生好感或惡感。

科學研究表明:瞳孔最能反映內心世界的變化。海斯在《暴露真情的眼神》一書中說,在人類所有的溝通信號中,眼神可能是最能說明問題、最準確的信號,因為眼睛是身體的焦點,瞳孔是單獨發生作用的。

瞳孔的生理機能

人在胚胎時,眼睛是大腦的延伸,後來隨著發育分化,眼睛才移出顱腔之外。但實際上眼睛仍是大腦的一麵鏡子,是心靈的窗口。

瞳孔又是生命機能的靈敏指示器。我們知道光線耀眼的時候,瞳孔會自動縮小,暗時又會開大。瞳孔對光反射是由腦幹控製的。腦幹還同時管理著呼吸、循環、血壓等最重要的生命機能的活動。如果瞳孔對光反射變得遲鈍了,就表明腦幹功能受到嚴重損害,同時也意味著生命機能即將停止活動。所以,醫生診視危重病人時,總要翻開眼皮看看瞳孔以判斷生命機能是否受到了威脅。

瞳孔的大小與情緒的關係

人的瞳孔大小與其情緒也有很大的關係。當人情緒低落、態度消極時,瞳孔就會縮小;而當人情緒高漲、態度積極時,瞳孔就會擴大。此外,有資料指出,一個人在極度恐懼或興奮時,他的瞳孔一般會比正常狀態下的瞳孔擴大3倍。

一對相愛的青年男女在相互注視對方時,也同時不自覺地在注視對方瞳孔的擴張,兩個人都會因為對方瞳孔的擴張而激動。因此,大多數人的約會往往選擇光線較暗的地方。其實這種做法並非完全是避開他人的耳目,從行為學的角度來講,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增進雙方的感情。

古時候的妓女常常會往眼睛裏滴一種藥水來擴大瞳孔,以增加自己的魅力。嬰兒的瞳孔往往也比成年人要大。當有成年人在場時,他們的瞳孔也都放得大大的,使自己看起來更可愛,從而引起人們的注意。

此外,瞳孔的擴大也可以激發人的興趣。某些深夜從事寫作或讀書的人,也喜歡在稍弱一些的光線之下,問及原因,有人隻覺得這樣舒服而並非為了省電。其實這正是在弱光下瞳孔擴大,從而激發了自己更大興趣的結果。

瞳孔是興趣、偏好、態度、情感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高度靈敏的顯像屏幕:表示愛、喜歡、興趣和驚恐時,瞳孔放大;而表示消極、戒備、憤怒時,瞳孔縮小。而且瞳孔的變化是無法用意誌來控製的。

因此,有些有經驗的賭徒常常利用瞳孔的變化來觀察對手。在賭桌上,他們隻要一看到對方的瞳孔放大了,就可以肯定他抓了一把好牌,怎麼玩法心裏也就有底了。

但是,如果對手戴著墨鏡,那麼這些有經驗的賭徒贏錢的機會就減少了。所以,一些電影中的“賭神”都喜歡戴墨鏡,並不是完全為了“擺酷”,也是要擋住瞳孔以防泄密。

除了賭徒之外,也有很多人善於通過觀察瞳孔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說,有很多魔術師聲稱,在耍撲克牌魔術時,他們之所以能指出一位誌願挑牌的觀眾先前所挑出來的那張牌來,是因為這個觀眾再度看到那張牌時,他的瞳孔就會放大。

觀察瞳孔也是古代中國珠寶商常用的方法,他們在同顧客談價錢時,會注意對方瞳孔的擴張。珠寶商人出售首飾時,總是根據顧客瞳孔的大小來要價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澤能使顧客的瞳孔擴張,商人就會將價錢要得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