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女性麵對男性時,通常較審慎地看著男人。不過,同樣是被注視,女人卻比男人更容易把目光移開。這可能是因為女人對身體語言更加敏感,害怕自己在交往中因為眼神而泄露了秘密從而處於弱勢。據說某著名外交官為了避免眼神泄露內心的秘密,習慣在談判中戴上墨鏡,這樣可以避免被對方抓住弱點而與對手展開持久戰。
適當的目光接觸
目光接觸是非語言溝通的主渠道,是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人們對目光的感覺是非常敏感、深刻的。通過目光的接觸洞察對方心理活動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睛探”。目光接觸可以促進雙方談話同步化。在與對方交談時,一定要正視對方,讓別人更有效地理解你的思想感情、性格、態度。同時,通過“睛探”,可以更好地從對方的眼中獲得反饋信息,及時調整自己,一旦發現問題,可以隨機應變,采取應急措施。
不過,使用目光接觸要得當,目光注視超過5秒鍾就成了凝視。而且女性長時間地注視異性會讓對方誤解。所以,在與對方交談時既要注視對方,又要避免凝視帶來的副作用。要讓對方從你的目光中感受到你的真誠、友善、信任、尊重的情感。切忌視線向上,這是傲慢的表示;視線向下,則是憂傷的表示;環顧左右,則是心緒不寧的表示。
沉默的妙用
情境再現
公司裏關於小林的謠言這段時間不斷瘋長,同事們都覺得嚴厲的女上司肯定要找他談話了。果然,小林被叫到了辦公室。小林心想:“無論你問什麼,我都一概說不知道。”他等著女上司的苛責,結果沒想到她一言不發,忙著處理手頭的工作。小林被晾在一邊如坐針氈,好不容易等她忙完了手邊的工作,卻依舊沉默,偶爾才望他兩眼。小林終於忍不住了,對她說道:“關於那件事……”
女上司的沉默起了作用,她為自己省了口舌,而且收到了想要的效果。
女性如果使用沉默來麵對對方,會產生更大的攻擊效果。對方麵對沉默的女性,可能有心理落差,甚至產生不平衡感,當他的心態不安定時,他情緒的防線就很容易被擊潰了。
沉默的母親
女性的沉默不僅僅用在職場上,在生活中也能發揮作用。比如下麵例子中的母親。
有一個孩子一天在學校犯了錯誤,他決定向母親隱瞞這件事。於是他晚飯前回到家時就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同往常一樣笑吟吟地說:“媽媽,我回來了!”其實母親早就接到了班主任的電話,但此時她選擇保持沉默。“媽,我餓了。”還是沉默。“怎麼了?”母親繼續沉默。“我沒做錯事啊!”母親還是不發表意見。母親的這種沉默態度讓孩子終於裝不下去了,他大哭著承認了自己的錯誤。
如果這個母親一開始就像連珠炮那樣罵個不停,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他並不會真心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沉默的態度給了孩子思考的時間,也給了他必要的懲罰—讓他恐懼和不知所措。因此適時沉默比嘮叨更有威力。
沉默是金
我們說服人時,最頭痛的不是對方說“不”,而是對方一言不發。因為你不了解對方到底是同意還是反對,就不能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談話策略。反過來,如果勸者什麼也不說,對方就會不知所措。不同的沉默方式有不同的作用,運用時必須恰到好處。
沉默可擺脫無聊的糾纏。當你正為自己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同事卻不知趣地想跟你嘮嗑,或者有推銷員厚著臉皮賴著不走,或者有人找你去做你不想做的事情。這時,你盡可以保持沉默,不理不睬。過一會兒,他們見你無反應,定會知趣地走開。
毫無表情的沉默能讓人深思。有些人態度很積極,但發表意見時不免有失偏頗,令人難以接受,若直截了當地駁回,就會挫傷其積極性,而循循誘導又費時,且精力也不允許,最好的辦法便是保持沉默。他說什麼,你盡管聽,什麼也不說,等他說夠了,告辭了,再用適當的不帶任何觀點的中性詞和他告別:“好吧!你再想想。”別的什麼也不說。這樣,他回去後定會對你的沉默進行自我反省:“今天談得對不對?他為什麼不表態?錯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