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入學(1 / 2)

“老師你好,我就是今轉入貴班的司空明。”

教師辦公室裏,司空明身上穿著樸素但不乏亮點的校服,向未來的班主任打招呼。

一中的校服共有兩套,一套是日常學習用的尋常校服,另一套是修煉武藝時穿的練功服,兩套校服都很精致,簡約的風格中透著古典的氣息,袖口、衣領處的藍色雲紋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前世的華國學校之所以采用那種臃腫肥大、毫無特色的款式,一是為了節省衣料費,二是為了遮掩身體特征,防止正值青春期,精力十足的少年們犯下“年輕時的錯誤”,畢竟學校對早戀可是避之如虎的,認為戀愛不僅會耽誤學習,一旦“鬧出人命”還會敗壞學校的名聲。

但素國重視人口資源,拚了命的想要止住下滑的出生率,哪裏還會去擔心什麼早戀,他們恨不得所有的男女學生在畢業前都完成配對,縱然是一中這種重視學業成績的重點高中,即便不會鼓勵學生談戀愛,但也不去阻止,故而他們的校服做得很有特點,尤其是緊身的練功服,分外能凸顯出女性的青春魅力。

從動物學上講,雄性動物為了奪得雌性動物的親睞,會拚命展現自身的能力,為此不惜與同性爭鬥,這樣的道理在人類身上同樣適用,爭風吃醋在某種意義上是可以激學生修煉武功的動力。

私下鬥毆固然是明令禁止的,但切磋武藝卻是值得提倡的,一些本來成績平庸的學生,為了吸引班花校花的注意,日夜刻苦修煉,使得成績大幅提升,這樣的例子並不罕見。

在校方看來,隻要能善加引導,戀愛不僅不會拖累學業成績,反而能激學習的動力,那種一味阻止,因噎廢食的方式,到底是老師們懶得浪費精力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上,同時也怕承擔責任,幹脆來個一刀切,撇清關係。

譬如學生因為談戀愛分散了精力,耽誤了學習,自然是因為兩人沒有聽老師的警告,自作自受的下場,絕不是老師沒有及時開導的責任。

再則,素國在海洲可是屬於達國家,根本不差那點衣料錢。

“司空同學你好,我看過你的入校測試成績了,非常的優秀,作為班主任,我很歡迎你這樣的學生來提升我們班的平均分。”

話者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麵相和藹可親,目光睿智醇和,蘊藏著看透人情世故的滄桑,不論話還是做事都有一種不急不緩的節奏,不為外物所動,仿佛有一顆隕石砸在他的麵前,都不回有任何的動搖和慌張。

因為修煉武功的緣故,素國人的壽命非常高,平均壽命八十八,百歲老人比比皆是,一點也不稀奇,因此六十歲還遠非退休年齡。

海洲諸國裏,平均壽命最高的是德國,將近九十二,因為道家最是精通養生之道。

海洲從沒有社會老齡化的擔憂,因為在工業革命和武道革命之前,生產力並不達,普通百姓沒有習武的機會,大眾的平均壽命不高,連步入老齡化社會的資格都沒有。

而在工業革命和武道革命後,人人有習武的機會,尤其內功講究日積月累,老人的功力普遍勝過年輕人,也許他們的動作變得遲鈍,不再靈活,可力氣卻不會差上多少,因此老年人在海洲也是屬於勞動力的一部分,而不是視為社會負擔。

不過有一點與司空明前世看過的武俠不同,這裏並非年紀越大內功就越深厚,當人步入末年後,身體的各項素質就會開始衰退,體內的真氣也會跟著散離,因為滿身漏洞的軀體再也鎖不住元氣,哪怕日夜勤修苦練,功力依然會日漸減少,這就好像是一個出現了洞眼的水桶,注水的度再快,也比不上漏水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