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對於每一個人都有必要的作用。眾所周知的大詩人李白,在麵對“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封雪滿山”這樣大的壓力時,發出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悲歎,但是他又必須麵對壓力,承受壓力,從而寫下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千古名句。這就充分展示了詩人在壓力下的自信,壯誌淩雲的豪情。的確,當我們學會了麵對壓力,承受壓力以後,我們就會感悟到壓力的好處。
許多人感覺生活中的壓力很大,但是他們卻並不知道壓力也有它的好處。“今天不流辛勤的汗,明天將流悔恨的淚”,如果我們現在不去麵對壓力,不去承受壓力,在不久的明天,我們將流下悔恨的淚。所以,知道壓力的好處,化壓力為動力,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俱備的素養。
壓力能讓你更有創造力。當你去問一位作家或藝術家,他們是怎麼創作出那麼好的作品的?他們一定會告訴你,這些作品都是經過苦思冥想,重重壓力才創造出來的。之所以會這樣,是有原因的。如果我們的大腦非常平靜,非常放鬆,那它們就不會選擇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
壓力能讓你更快地解決問題。你的生活是不是正在遭遇坎坷,你是不是在煩惱要不要下某個大決定呢?這種類型的憂慮其實是有益的。壓力強調價值觀。如果我們對一些事並不關心,也就不會去為它擔心了。所以仔細考慮一下,你的壓力在傳遞給你怎樣的信息。當我們從“心”出發,我們是最開心的人了,但過度憂慮有時又會適得其反。當自己處在壓力與憂慮之中時,是很難傾聽自己的心聲的。所以小小的休息一下,你可以散個步,晚上睡個好覺或出去吃點東西,都可謂是放鬆的好方法。
壓力會使人進步,會使人變得堅強,那麼,沒有壓力對我們又有什麼壞處呢?如果沒有壓力,我們整天“吃喝享樂”,必然有一天會成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應驗者。尤其是作為社會精英的女白領,如果不想去麵對壓力,努力工作,整天隻想著玩樂,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因此,為了將來不流悔恨的淚,現在就應該流下辛勤的汗水。
沒有壓力,就沒有了動力,當然也就失去了向前奮進的欲望。反過來,如果有了壓力,我們就應該用堅強的意誌、寬廣的胸襟去承受、去感悟。正所謂“沒有暴風雨時的悲哀,哪有雨過天晴後美麗的彩虹;沒有過去的辛酸勞苦,哪得現在幸福生活?”
適當的壓力是有好處的,它可以讓我們成長,但如果超過了我們承受壓力的極限,恐怕亞健康與抑鬱症之類的疾病就離我們不遠了。
人人身上都有擔子,無形的擔子比有形的擔子更催人。老輩人常說,擔擔子的比空走的快得多。不錯,身上有了壓力,有了負荷,就好像警鍾隨時會敲響並提醒我們,任務很重,我們還有未完成的使命。這樣難道還不足以使我們一直不肯放慢前行的腳步嗎?
所以說,要以樂觀向上、積極健康的態度去麵對壓力,勇敢地背負它,要在壓力麵前變得強大起來。你若畏畏縮縮,踟躕不前,壓力就會在你麵前無限地膨脹,變得高不可攀。
人在極度壓力的情況下,體內的緊急動員係統會啟動,從腦深層的下視將指令傳給腦下垂體,發出強力訊息再給腎上腺,然後分泌出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腎上腺素分泌過多,會減弱人體的消化能力,壓抑平時極重要的免疫係統運作,所以身體若長期處在高壓狀態下,全身酸痛、高血脂、癌症和抑鬱症之類的疾病就會湧出來了,所以應付壓力,與壓力和平共處是再重要不過了。
心 靈 驛 站
當我們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對待問題的時候,大腦會自動加載壓力,因為改變與壓力是相伴而行的。所以一旦改變創作方式,你的創意作品會讓你感到有些小小的擔心,因為對你來說,它是一樣新事物,你不知道大眾對它會有怎樣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