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中國白酒看貴州8(2 / 2)

再次,由於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和“庫茲涅斯轉折點”,生產要素相對稀缺性已經發生(如“民工荒”),勞動工資上漲,消費率提高,服務業比重上升,中國經濟將由工資節省型(即低勞動成本)經濟轉向高工資支付型經濟。專家指出:“利潤侵蝕工資”的結果,形成過大的收入差距,導致低端市場、低端人群購買力不足,消費不足。隨著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的不斷提高,中國將進入“翻薪”時代或“工資倍增”時代,極像50年前的日本。專家指出:2020年前中國工資總額有3—4倍的增長空間,人均工資有2.4—3.2倍的增長空間。瑞士信貸日前公布了一份長達156頁的報告,預測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變化,其中,工資的強勁增長成為中國經濟的最大看點。報告稱,五年內中國工資收入將增加139%,年均增速達19%,超過GDP的增長速度。瑞信董事總經理兼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指出,2010年農民工工資上漲接近30—40%,而未來3年,每一年農民工工資上漲幅度都將達到30%,最低也要保持20%以上的增幅。雖然漲工資可能使中國的競爭力減弱,但最終受益的是老百姓。

最後,隨著中國國民普遍富裕程度的提高,中國將由世界的工廠變成世界的市場,中國社會將由生產型社會變成消費型社會。國際上通常以馬來西亞一國的年消費額為一個馬來西亞消費單位,數年前中國與韓國一樣隻相當於六個馬來西亞消費單位,而德國、日本、美國分別為12個、20個、40多個馬來西亞消費單位,近年中國超德、趕日,成熟消費人口急劇上升。雖然人均收入4000美元排名世界109位,但中國居民境外購物花費和奢侈品消費卻名列全球第一。西方人驚呼:中國人將引領世界現代史上最大一次消費潮,惠及東亞和歐美。瑞士信貸分析:受工資上漲的推動,中國家庭可支配收入變多,私人消費五年間將增長128%,在GDP中所占比重將從2010年的35.6%增至2015年的41.7%。2015年中國將在更大意義上成為一個消費主導的國家。預計2015年中國的私人消費額將達到31.4萬億人民幣,這一數據相當於美國和歐盟消費市場的六成,但卻是日本市場的兩倍,中國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消費大國。目前,中國是很多基本消費品如方便麵和啤酒的最大消費國。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與2008年相比增長了200%,而中國手機市場則增長了220%。2009年,Android在中國的銷售數字為O,可是2010年中國卻占據了Android一半的銷量。2015年中國的手機市場銷售額將達到1360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手機消費大國。此外,預計鞋類、啤酒、葡萄酒、白酒、奶粉、茶、果汁、瓶裝水的銷售每年都將保持兩位數百分比的速度增長。

李學東,漢族,1946年生於江蘇淮安,197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係,原任中共遵義市委講師團團長、遵義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席,為遵義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和十大傑出建設者。長期從事在職幹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形勢任務教育,從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在馬克思主義人學、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等領域頗有研究和建樹,著有《麒麟集》《鳳凰集》《龍虯集》《鯤鵬集》,論文曾多次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