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5章 “說”出共識——誌同而道合,才能與之謀(2)(1 / 3)

也許是為了讓客戶更加明白這份保單的重點,這位女險全員拿起紅色熒光筆在保險條款上重要的位置上塗沫。在什麼教育金上塗到也罷了,她還喋喋不休地介紹了一番如果出現意外事故,保險公司該負的保險責任。她說:“我們是這麼規定的,如果您的女兒自殺,那麼她將無法獲得保險費。還有一些醫學上的特殊疾病,這也不再承保範圍,一旦您的女兒換上了這些,那麼隻能由自己承擔。”

聽到保險員的這些話,中年女性非常不高興,臉色也差了許多。等到保險員走後,她拿起保單,左看右看更是覺得心裏很不舒服,想:我買保險,是想給女兒準備將來的教育金,並不是想她出什麼事自己好得到什麼補償。但現在,保單上的“意外事故”及其責任卻被塗得常刺眼。

一連好幾個星期,這位女性的精神狀態都很差,耳邊時常想起保險員的那些話。她總感覺到,那些話仿佛詛咒一般,時刻困擾著自己!

終於,這位女性無法忍受了。為了減輕自己的煩惱,她下決心去退保。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一部分人的心目中,總有不樂意聽到或看到什麼意外、死亡、傷殘等詞彙。而銷售人員要懂得,這並非是消費者的迷信,而是人的心理習慣、正常反應。要知道,人總是有所忌諱的,這是人的正常心理,我們不能強求,更不能冒犯,隻能去順應它。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變換一種思路,找到讓對方易接受的詞語,讓對方坦然接受,這樣不是更好?我們的思維要靈活一些,要了解到對方的禁忌和需要,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得罪人,才能贏得人心。

對於身份比較重要或者顯赫的人,就更是如此了,我們在指責他們錯誤的時候,要善於變通自己的說話方式。正說不行,不妨逆道而行,從反麵巧妙地指出他們的錯。這樣,才能讓問題得以解決,達到你說話的最終目的。

有一次,歐洲舉辦了童子軍露營,而這次活動的負責人就是基爾夫,但是他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他急需別人的幫助,就在這時,他把目光瞄準到了美國的一家大公司,希望他們能夠慷慨解囊,幫他渡過這個難關。

為了能夠讓對方認可自己,基爾夫就對這家公司的大老板,做了一番詳細的調查。他了解到,這位老板,曾經牽出過一張三百萬元的支票,但是最後,他又宣布那張支票作廢了,並且為了把這張支票裝裱了起來,留作了紀念。

基爾夫了解到這一情況之後,嘴角揚起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他知道,這張支票就是取得老板認可的重要一環。

基爾夫來到老板辦公室之後,先沒有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希望能夠看一下這張被裝裱起來,非常具有紀念價值的支票。

基爾夫笑著說:“您的這張裝裱起來的三百萬支票,是我從來沒有見到過的,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見過的,感覺非常新奇,回去,我一定和我的童子軍們轉述這張支票,希望他們也能夠體會到您的良苦用心。”

聽到基爾夫的讚賞,老板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他馬上跟基爾夫講述這張支票的由來,並且越講越興奮,沉浸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中。老板邊說,基爾夫邊用詼諧幽默的語言應對。等到老板說完,他才想起基爾夫此行的目的還不知道,就問他:“你來找我有什麼事嗎?”

這時,基爾夫說出了自己的要求,老板很高興的就答應了他的請求。

基爾夫非常聰明,他沒有直來直去地說出自己的要求,而是先找到老板的興趣所在,然後,引導對方,讓對方自己沉浸在美好的氛圍中,這樣一來,基爾夫再提出自己的要求,老板就沒法再拒絕了。

找到對方的興趣所在,喚醒對方的激情,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完成一次心靈的交流。感興趣的話題,是我們溝通中必須要尋找的,找到對方的興趣所在,我們找到溝通的最佳切入點,而這樣的切入點正是打開對方心扉的最佳位置。

任何一個人都希望得到對方的重視,希望得到對方的認可,而去找尋兩個人感興趣的話題,而隻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兩個人心與心的距離拉近,才能讓我們用自己的舌頭辦成更多的事,而正因為這樣,我們才能讓自己的舌頭發揮出它最大的魔力。

理解性地調說,讓火光溫暖人心

調說,就是讓本來不可調和的矛盾變得可調和起來,讓複雜的問題變得簡單起來,這樣,大事才會變小,小事才會變無。理解性地調說,讓火光溫暖人心,這樣我們才能讓身邊的人感到你的溫暖,感到你的光亮。

人生是有限的,但是在這樣一個有限的時間段裏,我們何不讓其展現出快樂的魅力呢?調說一下,烏雲就會散去;調說一下,陽光就會出現;調說一下,矛盾就會消失;調說一下,成功就會出現。

蘇格拉底和妻子在結婚之前,談了很長時間的戀愛,但是在結婚之前,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妻子的脾氣很壞。等到結婚之後,蘇格拉底才發現,他的妻子脾氣非常不好,這讓他感覺,萬事萬物都沒有完美的,但是他仍經常鼓勵身邊人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