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化關係,和關鍵人物進行談判
談判的時候,我們要分析好對手情況,要找到對方擁有最高決策權的關鍵人物,這樣,定點定位,我們才能把問題解決掉。,簡化人際關係,為的就是讓談判變得輕鬆起來,有經驗的談判高手,能從對方的言行舉止,甚至是一個字或者是一個動作,就能判斷出這個人在對方團隊中的位置。
用說,讓你的語言發揮出魅力,讓談判中的一切流程層次感清晰,這樣,我們才能抓住對方的關鍵性人物。認真分析,一層一層去剖析對方中的各個人物,逐漸發掘出他們中最高端的人物,和他們去談判,我們才能一擊必中。
和一個不重要、沒有決策權的人去談判,無疑在浪費我們的時間。談判時,不要打無準備之仗。對方談判桌上,坐著一個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兩個人,我們應該怎麼辦……學會簡化關係,充分發揮說的魔力,讓談判過程中,一切人際關係都變得簡單而明了。
換一個燈泡需要多少人?
這樣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在一本《誰來買單——走進經濟學聊天室》的暢銷書中被明確地提出。進而,作者杜仲明分析道:
如果燈泡壞了的時候,隻有兒子一個人在家,那麼問題自然很簡單:他找一個燈泡換上就可以了;
但如果這時媽媽和兒子同時在家,那麼換一個燈泡就需要兩個人:兒子在椅子上安燈泡,媽媽在下麵扶椅子;
如果燈泡壞了,恰好爸爸、媽媽和兒子同時在家,那麼,兒子在上麵安燈泡,媽媽在下麵扶椅子,爸爸在邊上給兒子遞燈泡;
如果燈泡壞了,爸爸、媽媽、兒子和女兒同時在家……這是一個沒有止境的結果。
燈泡安好後,隨之又產生了新的問題:由於燈泡是大家共用的,誰也不會像在乎私人物品一樣去關心它的費用。家裏常常出現長明燈現象,電費居高不下。
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組織召開家庭會議,大家選大兒子負責燈泡的開關管理,當月的費用馬上降了下來——但是大家紛紛對大兒子有意見,認為他不公平,他兒子寫作業和他老婆上廁所的時候,他就允許開燈;別人有事的時候,他就百般找借口不許開燈。每次為了開燈,還要給他買煙、買糖……
為此,爸爸組織了無數次家庭會議,專門設置了監督員,負責監督開關管理人員。開關管理人員開始由l8歲以上的家庭成員輪流擔任,還選舉了家庭電燈電費管理小組,同時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製定用燈管理製度,製定每月電費控製指標……這件事情總算是暫時消停下來。
換燈泡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分配好每個人的工作,也會把這件事搞砸。簡化關係,不僅是對事情本身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表現。隻有分清關係中的輕重,我們才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之路。
談判過程中,處理好人際關係,找對人,我們才能把正確的話說給正確的人聽。不要因為一些事就把一個人否定了,簡化關係就是要求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找對人,才能用自己的說之道打動他們。
簡化關係,讀懂談判桌上的春秋,抓住關鍵人物,然後利用說之道說服對方,這樣,我們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我們沒有找到關鍵人物,而是被其占據了主動權,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會是談判失敗的沉重打擊。
一次,在費城舉行憲法會議,會議中分為讚成派和反對派,討論非常激烈。由於出席者有著人種、宗教等方麵的差異,利害關係各異,因此在會議中充滿了火藥味和互不信任的氣氛。凡是出席者的言辭都很尖銳,甚至還有人身攻擊。
就在會議談判即將破裂的時候,持讚成意見的富蘭克林適時地站了出來,他不慌不忙地對人們說:“事實上,我對這個憲法也並非完全讚成。”富蘭克林此話一出,會議紛亂的場麵立即停止了,反對派人士都用懷疑的眼光看著富蘭克林。富蘭克林停了一會兒,繼續說道:“對這個憲法,我並沒有信心,出席本會議的各位代表,也許對於細則還有些異議,不瞞各位,我此時也和你們一樣,對這個憲法是否正確抱有懷疑的態度,我就是在這種心境下來簽署憲法的……”經他這麼一說,反對派激動和不信任的態度終於平靜下來,他們反而想讓時間來驗證一下它是否正確。這樣,美國的憲法最後終於順利通過了。
富蘭克林是這次談判中的關鍵人物,正因為反對派沒有簡化關係,沒有發現富蘭克林的重要性,才使得他能夠在反對派毫無防範的時刻站了出來。如果你不懂得重視,你的談判對手就會像富蘭克林一樣,從眾人站出來,一擊把我們製伏。
談判時,我們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你要做的就是用說之道的技術擊倒對手,隻有這樣,你才能夠從混沌的談判僵局中,發現對手的弱點,發現對手中的重要人物,然後適當施壓,適當說服,讓對方不敢輕易向你發起攻勢。
說就要說出精髓來,尤其是在談判的關鍵場合,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適當的時候,我們要學會發現機會,要學會把握機會,隻有這樣,成功才會青睞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