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3分鍾開場白能否抓住聽眾的心?(1 / 1)

當演說家麵對聽眾開口說出第一句話時,他們往往能夠抓住對方的“耳朵”,以及對方的心。他們究竟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其實,那些口吐蓮花的演說家之所以能做到這樣,不僅和他們自身的素質有關,還和他們所掌握的說話技巧有關。

雖然說話看似是一件極其普通的事,但能把話說好、說對的人並不是很多,這也就是普通人為什麼不能像演說家那樣經營一個精彩的開場白的原因。不可否認的是,開場白進行順利的演說家非常懂得“說話藝術”。通常,他們不僅將與人之間的溝通視為一種藝術,還將其看成是一種增進彼此間了解以及俘獲他人內心的最有效策略。卡耐基曾經說過:“懂得說話的人往往是最受歡迎的人,他們用自身獨特的語言魅力吸引著別人,並讓別人為之著迷;但那些不懂得說話藝術的人,境況就要差很多,他們不僅得不到別人的青睞,還很難實現自身的理想。”與卡耐基有同樣見解的,還有世界知名培訓大師馬修·史維以及語言大師維斯瓦娃·希姆博爾斯卡等人,他們都認為,說話是一門值得學習並能夠掌握的藝術,而掌握好這門藝術,對於溝通成效將會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其實,將開場白像一門藝術一樣演繹並非信口雌黃。比如,在一場隆重的歡迎宴會上如果沒有一個精彩的開場白,或許會讓宴會失色,也可能會讓聽眾無法感受到宴會的隆重和有趣,甚至會讓人掃興而歸。從這個角度說,開場白的好與壞,很可能會為一場或隆重或輕鬆的聚會或社交活動奠定是否精彩和成功的基調,也很可能影響著一個人(特別是在這場聚會中有重要角色的人)在社交場合中的受歡迎程度。

世界著名演講大師博恩·崔西曾作過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往往會產生一個第一印象,也就是說,一個人的開場白進行得好,將可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一個人的開場白進行得並不順利,則可能會讓人們失去對他的興趣。這就好比初次見麵的異性之間產生愛慕一樣,如果在前3分鍾裏雙方都沒有什麼感覺的話,兩個人成為戀人的幾率就會非常低。同樣的道理,開場白的前3分鍾如果不能打動人心,後續的演說也會變得很艱難,即使勉強進行下去,也會讓人覺得乏味。”

博恩·崔西一直強調,開場白也存在一定的“保修期”,而這個“保修期”的關鍵時間就是3分鍾。他從心理學角度對此進行了闡述:“每個人的心理大門都會暫時開放,但是持續的時間不會很長。如果有人能利用這段心理大門打開的時間進入到別人的內心,不僅可以打動別人,還會讓自己在這個人心裏留下深刻印象;但如果在有限的時間裏沒有進入別人的內心,那麼他後續的工作可能就需要付出更多。比如,對於那些演說家或培訓大師來說,他們就會充分利用這點有限的時間抓住別人的心,因為他們很清楚,一旦錯失這段‘黃金時間’,自己就會處於被動地位。為此,他們會通過與眾不同的開場白以及生動幽默的表達方式控製住聽眾的情緒和心理,最終贏得聽眾的認同與好感。這也就是為什麼演說家能夠把握形勢、打動聽眾之心的關鍵因素。”

開場白的重要性,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像演說家或培訓大師那樣有意識地學習和練習這方麵的知識。但他們發現,學習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總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其中包括:遇到突如其來的盛情邀請時不知道如何開場、開場白中出現口吃時不知道如何處理、由於自身缺少說話的邏輯性而不能讓開場白順利進行下去……此外,開場白的忌諱也很少有人能具體地說出一二三來,如:避免思維跳躍性過大或沒完沒了的開場白、蒼白無力或牛頭不對馬嘴的開場白……出現這些情況時,就需要當事人進行化解,讓開場白順利地繼續下去。

本書用理論和案例相結合的方式,向讀者展示出演說家或培訓大師在應對開場白障礙及危機時所采用的方法,並且通過實際案例告訴讀者開場白中的大忌,以及教授讀者如何“製造”一場精彩的開場白。相信讀者讀完此書後,一定能在有效的3分鍾時間裏抓住聽眾的心,讓其被你口吐蓮花的絕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