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如何利用關係(5)(1 / 2)

很多人一聽說要與強敵對陣,內心大都會立刻慌張起來,或者一見麵就想臨陣脫逃,其實,這種做法等於是自甘失敗,而且抱著害怕對手的心態來應付對手,會使自己的能力大打折扣,該贏的也會輸掉。如果你能先發製人,就可減輕這種心理壓迫。

原世界重量級拳王穆罕默德·阿裏,每次比賽前都要為自己寫一首讚美詩,宣誓一定要擊倒對方,然後再上場。此舉為他贏得了“吹牛大王”的稱號,其實這正是阿裏特有的心理戰略。通過宣布自己的比賽目標,在比賽前就在心理上先給對方重重的一擊,使自己占據優勢。

在人際交往中,和平愉快的相處是主旋律,但難免因為利益而引發刀兵相見的時候,可這存在一種心理優勢由誰取得的問題,誰手裏握有主動權,誰就又有機會成為勝利的一方。下麵介紹幾種先聲奪人的具體做法:

一開始便宣布最低目標以壓製對方。對於初次見麵的人,如果能給予先發製人的一擊,就可以在心理上壓倒對方。例如,一開始便宣布此次見麵的最低目標,如果你說:“今天你隻要記得我的名字就行了”,或者說:“無論如何,請給我五分鍾的時間”,那麼,對方往往會接受你的暗示,感到自己至少有記住你的名字或給你五分鍾講話機會的義務,使以後的話題朝著對你有利的方向發展。

爭論中自己先提問題可占先機。在唇槍舌劍中,你不要老等著對手發問後,你去機械地被動應答。而首先就反問對方,逼著對方按照你的思路去行進,這樣起碼從心理上你就首先贏得了勝利。

讓對方先表現禮貌而你可故意忽視禮儀。禮儀是為了那些社會地位方麵存在著高低之分的人們能順利進行交流而製定的。例如,從禮節上來說,地位較低的人應該先向地位高的一方打招呼,至於進餐,則由地位較高的人先動筷子等。由此可見,禮儀其實是清楚地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的序列關係。因此,如果你來自序列較高者的行動,例如,鞠躬時讓對方先鞠躬,進餐時則要先動筷子,這樣便能占據優勢。有時候,故意忽視禮儀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戰術。

比如對方提前到達約定地點。當自己比約定的時間晚到時,難免會覺得很不好意思;倘若發現對方還沒到,心情就舒暢,同時也覺得很從容,看見對手的時候,心理上總有一種優越感。

不要主動道歉,以免處於劣勢。常常聽人說,在國外遇到車禍時,絕不要先說“對不起”。因為即使責任明明在對方,歐美人也會認為先道歉的一方有責任。而且,此時先開口致歉的一方肯定會處於劣勢。因為“對不起”這句話會決定心理上的次序。總之,一旦先聲奪人取得成功,占據了心理優勢,對方便有可能產生恐慌或失意,恐嚇便可大功告成。接下來把握住主動權的問題了。

恐怖故事要低聲講述

“眼睛像嘴巴那麼會說話”,這句話不僅指說話的內容,同時也包括說話的聲調。激動時,任何人聲音都會升高,心情不好時,聲音會低沉。流氓在威脅人時,故意把聲音壓低,為的是向對方表示:“在這種情況,我還是很鎮靜的。”

常聽人說開會時聲音大的人占上風,但想說服人的時候,大聲反而引起反效果。因為越是大吼大叫,對方聽起來越覺得那是強迫式的,即使明知對方有道理,也很容易興起反感的情緒。因此如果想說服別人的話,小聲說話才是上策。對方也比較容易打開心房,另外,小聲說話,對方為了怕聽錯,也會探出身子,洗耳恭聽。

某先生有一個很小的事情,但頗啟發人:一位濫用權威的警員為了停車超過一小時而給了我一張罰款單。他的態度並不十分果斷,於是我走向他。他正站在十字路口。“警官”,我低聲地說,“我打算著手調查這個城鎮裏的停車問題。你可知道從這兒到‘一小時停車’標誌有多遠?”“我猜大概不遠吧”,他回答著,並將罰款單拿走了。

交際中常有這樣的情況:聲音最大、吵得最凶,往往是有十分害怕的痛點的,選出其痛點為突破口,則可一舉擊敗對方。讓稅務人員接到舉報去查封一家偷稅的煙店。當稅務人員一開口詢問有關的情況,老板就大聲地指責稅務人員偷聽偏信,並大罵同行嫉妒他、誣陷他,那勁頭仿佛是稅務人員得罪了他,被他數落似的。但這位稅務人員從他豐富的工作經驗中得知:越是這種人越有問題。於是不與他正麵衝突,隻平淡地丟下一句:“你先別吵,過幾天我們帶幾個人來查查再做結論。”煙商聽了這話越發模不到底。雖然強作歡顏送客,但客人已明顯看出其伯查的痛處。那稅務人員囑咐住在他煙店對麵的一位有正義感的朋友暗中注視他家的動靜,一有情況立即打電話通知。當天晚上煙商用一輛平板車裝了二十多箱香煙準備轉移時趕來的稅務人員當場查獲。如果稅務人員和這煙商刀對刀、槍對槍地幹起來,最終隻能落入煙商的詭計,既不能完成任務,也不能製取對方。在這場對抗中,稅務人員使用了鼓山露民打草驚蛇的恐嚇,而成功的關鍵就是在打草時不圖張揚,隻此一句,卻起到了真正的驚嚇作用。如果太過嚇唬,對方不但不會受製,而且會以為你在嚇他、唬他,於是在心理上會產生對你的懷疑和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