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 / 1)

第七章

文淵閣:

《四庫全書》的房子,與她的河流

就算是從江南飛來的一隻青鳥。她們把一種雨,用詩

寫成了梅。在京師的陽光下麵,成精的梅和那些詩句

在一座聽過雨的樓閣中散步。

寧波。是一座碩大房子的老家……

用經年的水養育一棵可以參天的樹。還有用江南過的

雲彩,給飛翔著的鳥築巢。講著不同方言的水

園丁、匠人,在空曠的銀子中,蜜蜂一樣飛舞,並且

采擷銀子們舞蹈的影子。

把樹的名字分成四條波光瀲灩的河流,把魚樹一樣長在兩岸。

把過去的花朵盛進草編的春天,讓她隨波而至。

把曾經長出的草,植在夏天的水中,讓泛舟而至。

把從前流過的水,重新流在水中。

把原來就是水的雪花,在水中再雪一次,然後,和魚一道

住在那座被後人繁雜的名字統稱為書名的房子裏。

一座用紙疊的水痕深藏前世與今生的房子中,裝有3503個

燈籠,和她們可以照亮自己的紙的光芒。

一棵用來參天的樹,檀香的枝上,棲息著

79337 隻鳥的名字,和她們悅耳的鳴叫。

來自東方的長者,讓陽光和幸福,出現在文字澄澈的天空

人們學會了耕作和飲酒。

來自南方的長者,讓雨露和收獲,出現在每一戶人家書卷輕掩

的門扉邊上,人們學會了狩獵和寬容。

來自西方的長者,讓火種和誠實,出現在每一個人寫過字的心中

人們學會了放牧和滿足。

來自北方的長者,讓空氣和盛滿了墨的石頭,遍布所有的山川

人們便從不經意的瞬間開始學會了

希望,如同那些貼著溫馨名字的

燈籠。和鳴。

一隻從江南飛來的青鳥,被京師的雪花墨汁一般淋成了一尊

叫做文淵閣的房子。

一群講著不同方言的燈籠,被自己的魚在水中,遊成了一條

叫做《四庫全書》的河。

太和門:銅獅

需要用身軀來重新估量從草原到這裏的路。隔著整整一個朝代

彌天的大雪,奔跑的姿勢,伴隨著那枚花一樣開放的箭

逝去了。

把寬廣遺給還在細微的草,讓他們一季季地用心感覺

什麼叫做無足輕重。把寬廣遺給還在綿長的河

讓他們用滄海過的那水,在時間中更加滄海。然後

把沉寂和高貴,留給一動不動的銅,和他遠處驚過天的聲響。

四周極目的紅色,仿佛草原上夕陽走過的身影,和

披在身上,遠遊的袈裟。

誰在銅冰涼的深處,吹響了一聲佛號。寂靜的天色

被一片片的雪,鏽成手中唯一可以活著的念頭。

誰在銅冰涼的深處,落下了一滴慈悲的淚。而且

成為一頭幼獅,和他成群的子女在草原上用陽光嬉戲的

一群文字。

從草原質地柔軟的草,到漢白玉雪花鋪天鋪地的玉

一支銅的手,

讓獅子的目光皈依成一對並肩的樹,然後,

把銅的葉子,綴滿佛號,朝著南方

飄去。

所有的恣意的長鬃都被盤成了髻,並且,向著天上的空曠凝固。

那些草原時代朝下溫馴的水滴

那些與風一樣平行展開的,流動著的語詞。被黃色的銅,

一夜之間,熟練地握在了手掌之中。

隔著整整一個朝代的彌天大雪,往往出現在闃無人跡的清晨

如同,被銅的思想,感化過的

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