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老將軍走了以後,赤珠又常到老爹的店裏幫忙。
這一日她坐在柴火堆上吹銅笛,可她始終沒搞清這笛子的吹法,費了好大的勁卻吹出悶笛的聲音,噪的一邊劈材的小寧子一耳朵灰。
“你會不會吹啊?”
小寧子一把奪過銅笛:“瞧你!笛膜都沒貼上,還吹!省著點氣幫我生火吧!”
“這要貼什麼?”那小赤珠瞪大雙眼不解的問。任寧用銅笛清敲她腦袋說:“吹笛子要先學貼笛膜,沒有笛膜,你使再大的勁,吹出來的也是悶笛,會把狗都嚇壞的,你看好啊!”不由分說,他扔下劈材的斧子,從自己的腰袋包裏取出一個用竹葉包著的小包袋。一層層的剝開,裏麵竟是一片片即透明又齊整的小片葦膜片,他自己又從店裏找來膠瓤,在銅笛的膜孔外圈塗了一層,撕下一小片葦膜,粘了上去。
“你聽好了啊!”
任寧得意的向小赤珠擠了一下左眼,橫拿起笛子,吹了起來,那漫妙的笛音瞬間迸出,似乎要穿透雲層,愣是把小赤珠給聽呆了。
赤珠愣愣的站在那裏聽完小寧子吹完一曲,興奮的一把衝上前,抓住小寧子的手叫道:“寧子哥!你還會吹笛子啊?你教教我吧!”
任寧把她拉坐在柴火堆上說:“我這也是跟我爹學的,我爹就教了我兩首曲子。我爹說了,東都裏,真正吹笛子的高手,都能把笛子吹出各種鳥的聲音,我們這隻是小玩玩罷了!”
可赤珠不依不饒:“那你。。。。。。那你就把剛才那首曲子教給我吧!真好聽,我就學剛才那首!”
任寧看著她皺皺眉問:“你真想學?”
“恩!寧子哥,剛才那首曲子真好聽。”
“這叫《玉妃引》,又叫《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赤珠又瞪了豆大的眼睛問。小寧子看著她一臉好奇樣,頓覺得可愛,放下笛子開始給她講故事:“晉孝武帝時,大將軍桓伊是一個吹笛子的高手,世人又稱他‘江左第一’。他最喜歡吹柯亭笛。一日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坐船進京,正巧桓伊在岸邊經過,船上的人就起哄說:‘那個是會吹笛子的桓野王。’王徽之雖不認得他,但也跟著起哄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那桓伊二話沒說,跳下車就吹了一曲,把船上的人都聽呆了。後來這首曲子就成了現在這首《梅花三弄》”
赤珠笑著拉著小寧子的手撒嬌說:“寧子哥!你就教教我,教教我吧!以後我偷偷給你弄幾樣好菜孝敬您老人家,好不好”
任寧聽到她稱自己老人家,便故作深沉,佯裝摸胡說:“好吧!乖徒兒,快去給師傅倒杯茶來!”小赤珠拾起一塊劈短了的木頭咂在他身上。。。。。。
自此,隔三差五,這二人隻要有空就躲到後院吹笛子。周老板看到了,私下和王氏笑話赤珠,說她沒學會叩首就做著王妃夢,不過看著自己孩子高興,他們也樂得他們偶而偷一點閑。。。。。。
且說冷長青收到自己姐姐冷月雲的家信,信中除描述長安的繁華外,就是告訴冷長青,自己的相公張世榮又高升了,任了戶部的郎官。並寄言道:其工部尚書何大人有一小妾原是宮中內教坊的內人,舞伎超群。為打發閑暇空時,在自家另立了一個別院,收點官宦家女兒做女弟子,教習點宮廷歌舞,一時求教者眾多。現聖主皆愛音,長安家有兒女者都願送女兒去學音,何不讓司玉到我這裏寄住,我薦其去習藝,將來也好擇得佳婿。
冷長青正為教導女兒煩惱,見姐姐信函,如夢方醒。想女兒在這荒山野林那裏修得真正的琴棋書畫,於是便與嚴氏商議送女兒進京,寄住在姐姐那裏。
藍碧是百般不願意,想想去長安就要與赤珠分開,她滿腹怨氣,怎奈何,父母之命難違。
這一天,她寫完字貼,坐在窗戶口一個人望天解悶。突然看到對麵的天空中飄起一陣黑煙,又看到對麵赤珠家樓下人步紛紛駐足觀望。她又仔細定眼觀望:哎呀!不好,赤珠家著火了。
她飛奔衝下樓,嚴氏正和齊夫人在說話,就看到她的小女兒跌跌撞撞的跑下來:“娘啊!我看到赤珠家著火了!”
“什麼?”
嚴氏和齊夫人大驚,忙丟下手中的針線,往外跑,想去看看出了什麼事。剛沒跑幾步,見老管家已跑了進來,不停的叫:“哎呀!夫人不好啦!隔壁周大伯家著火啦!” 齊夫人忙叫嚴氏和老管家帶著自家幾個下人,去院內的水缸裏,舀水滅火。
當他們幾個人衝出家門,看到早有鄰居們在那裏撲水滅火。一個壯漢喘著粗氣的從赤珠家底樓跑出來說:“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要有人也一定在樓上,樓下一個人都沒有!”